
国内国外的电商平台,某种角度来说都一个样,为了自己的平台流量稳定、用户粘性和知名度将卖家的利润压缩,并实行消费者至上政策,实行N天无理由退货政策。再加上欧美那边买家退货率本来就高,在一定程度上其实加强了跨境卖家的成本和运营压力。

平台偏向
N天无理由退货
在欧洲,欧洲《消费者权益指令》明确规定,所有跨境电商交易必须给予消费者至少14天的冷静期(退货期),且消费者无需说明退货理由(除定制商品、生鲜等特殊品类)。更严格的是,德国、奥地利等德语区国家,部分零售商自愿将退货期延长至30天;瑞典一些平台(比如Scandinavian Outdoor)甚至对服饰品类推出“100天免费退货”政策。这意味着买家一旦发起退货,卖家不仅赚不到钱,还有可能倒贴一笔国际运费。

通常情况下,主打低价的电商平台退货率又会显著高于泛品类平台,比如跨境的Temu,国内的PDD。低价平台的核心吸引力超低价格注定会产生许多冲动消费,或者说吸引来更吹毛求疵的消费者。
消费者因为“便宜”下单,却没有仔细关注商品细节或者自身需求,在冲动购物的冷静期后也不需要详细说明退货原因就能退货,比如同时做亚马逊和Temu的卖家,同品质的同款产品在亚马逊退货率3%,在Temu就有可能到8%-10%。
出口订单
退货处理方法
面对跨境退货订单,卖家有几种处理方法。
1、如果商品价值不高,且客户是可维护的高福欧绿低差评优质客户,干脆直接送给客户,可以发邮件给买家协商退款不退货,换买家给个好评。
2、针对批量订单,如果只是其中部分商品损坏,可以试着给买家协商部分退款,不需要退货,这样起码把物流损失降到最低。
3、对于协调好评失败,且货品价值低于国际退运成本且无法二次销售的商品,直接弃件。
4、有海外仓的退回海外仓。亚马逊的优势就在这里了,FBA可以直接退货到亚马逊仓,其他跨境平台也可以退至第三方海外仓,换标再二次销售。
5、电子产品、服装等易损品类可退至保税区维修,维修后6个月内复出口,这也是外贸领域处理残次、规格不符等问题货物的主流合规方式,且符合条件的商品可享受税收减免。
6、针对精密仪器、定制化产品等需专业技术返修需求的,退回国内工厂处理不再复出口。
7、走一般贸易进口回国。也就是正常进口报关流程回国,适合那些出口时候没有走报关流程的货物。
8、出口退运方式退回工厂,针对大批量出口货物。
欧美人对商品详情需求到了材质构成百分比、回收与否,甚至安装步骤详解的地步。这也是为啥做跨境一直强调要找个本地客服的原因,你永远也不知道老外的使用步骤卡在哪一步。

图源自社群里的大佬发言
个性化定制
买家无法钻空退货的赛道
当然,最理想的退货处理,还是让买家不退货。
做了几年亚马逊,也能摸清欧洲那边的一些规律。比如符合环保法则的商品通常能获得额外的流量和溢价,比如做B端时老外可能会对人文给出异议(他们自己也很爱罢工,很注重工人法),比如他们崇尚只能是因为懒得思考,所以说明书一定要尽可能详细,详细到一瓶饮料喝之前要先扭开瓶盖的步骤最好都清晰标明。
那还有一种剑走偏锋的产品,就是定制产品。

图源自通州检察公众号,侵删
国外讲究个性,送礼不讲究多少钱,讲究用心程度。像卡片定制、被子定制这样带有专属特殊含义的定制产品往往会比普通同类型产品价格更高更好卖,既能体现送礼人的重视,又能体现礼物的独一无二。
跨境贸易中,多数地区(如欧盟、美国)与主流平台(Shopee、Temu等)允许定制产品排除在无理由退货之外,在买家已经确认设计稿、材质、尺寸等核心参数的情况下,非卖家责任时卖家可以明确拒绝无理由退货,同时说明法律依据和定制产品的特殊性,并提出付费修改等备选方案。
当然,存在功能性故障、外观瑕疵,或是实际成品与买家确认的定制参数(如尺寸、图案、刻字内容等)严重不符的话,卖家不能拒绝退货。
在退货处理中也要做到良好的客户服务,交易完成前,买家真是大爷。避免不了退货只能希望至少不要影响店铺评分,希望所有同行都爆单且零退货率!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