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做跨境,我们选平台就想到大哥亚马逊,二哥速卖通,三哥Temu。就算是欧洲那么多国家的大联盟,本土平台的流量通常也排在亚马逊的后面。可以说所以很多人开始做跨境电商,首选的都是这几个平台。
但在荷兰,情况有点不同,它的本土平台Bol.com数据一直位列第一,今年营收约47亿欧元,甩开亚马逊荷兰站的10亿欧元几条街。在荷兰,Bol的流量大概是亚马逊的三倍,在荷兰人口只有1700万的情况下,Bol的月活用户巅峰时期甚至超过5000万。由此可见,Bol绝对是荷兰当之无愧的顶流购物平台,而且不仅是是荷兰最大的电商平台之一,也是比利时、卢森堡最大的电商平台,卖家入驻Bol可以同时开通荷兰与比利时站点。

大哥和地头蛇
一个在广,一个在精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说过,亚马逊凭借优质的供应链、优秀的物流和极端的成本压缩扩张市场和品牌。而这也正是亚马逊的运营软肋之一——如果把欧洲的国家比喻成一块块碎片,那么亚马逊就是在尽量整合碎片,覆盖面虽广,在本土化服务上难免有所不足。而Bol生在荷兰,扎根荷兰,连语言都偏向荷兰语,深耕荷兰本地消费者的需求,在荷兰、比利时等多个地区建立了超过24万平方米的仓库,让物流就像中国的外卖一样快,消费者当然就会更倾向选择Bol。

说起来,Bol的发家历程和亚马逊很相似,一开始都是一家在线书店。
2011年,Bol效仿亚马逊开放第三方卖家入驻,高峰期平台超六成交易额来自第三方卖家(近年占比稳定在50%以下),完成了从垂直书店到综合平台的转型,并跻身主流电商行列。
2012年,荷兰皇家阿霍德·德尔海兹集团以3.5亿欧元收购BOL,使BOL获得庞大的资源加持,开启扩张之路。
一直到如今,Bol完全成为了荷兰电商市场的地头蛇,在荷兰的电商市场渗透率超过80%,在比利时市场渗透率也达到60%以上,在德国市场更是实现了年均30%以上的增长,成为名副其实的“欧洲本土平台一哥”,打破了亚马逊的不败神话。

Bol在荷兰人眼里就像中国的淘宝,想买什么就上去瞅一眼,连续10年当选”荷兰最受信任零售品牌”,对买家保证正品和物流体验,对卖家保证更高的客单价和自然客流量,直接跳出卷王亚马逊,自己成为了一个跨境卖家的小蓝海市场。
荷兰人的购买力在整个欧洲一直都是前列,甚至超越德国。2024年荷兰网购市场再创新高,消费者线上支出达到360亿欧元,较上年同比增长5%,展现出强劲的市场活力。中国商品的受欢迎度持续攀升,2024 年,荷兰消费者在中国跨境平台的订单占所有国际订单的28%,消费总额达4.34亿欧元,同比增幅高达67%,这也是中国首次超越德国、美国等传统来源地,成为荷兰最受欢迎的跨境网购来源国。
超高门槛
也造就低竞争蓝海平台
对于想布局欧洲市场的跨境卖家来说,Bol的开放绝对是一个不可错过的风口。那为啥Bol做的人还这么少?
因为严。Bol在2025年之前只允许比利时、荷兰注册公司入驻,最近才对中国卖家开放(当然此前也有卖家注册荷兰公司入驻了)。
Bol平台对中国卖家开放后,被誉为中国制造的科技巨头的长虹控股也将品牌CHiQ放上了Bol的平台。今年四月,Bol的客户代表还拜访了长虹位于中国广东中山的基地,与长虹欧洲电商团队就比荷卢市场进行深入交流,彰显BOL对中国品牌的重视与信心。


图源自长虹发布公众号,侵删
除此之外,Bol有严格的税务合规要求,要求专门的VAT税号,并强制卖家将货品存进海外仓,并要求有本地荷兰语售后,光语言就劝退了不知道多少小卖家。
但如果你恰好满足入驻条件,且恰好有一些其他电商平台的运营经营,你就会发现正因为要求严苛,Bol平台上卖家中中国卖家只有很小一部分,在流量和竞争方面有天然优势。且荷兰人真的舍得花钱,家居、电子、个性产品,比在亚马逊上卷低价肯定利润是高多了。
对于想深度布局欧洲市场的跨境卖家来说,Bol平台的开放入驻绝对是一个不可错过的风口。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