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欧盟出台跨境包裹关税新政策,正式取消此前非欧盟国家寄往欧洲的包裹,金额低于150欧元可享受免税待遇的政策。此计划原本决定将于2028年实施,这会正式提前到2026年。不仅如此,从2026年初起开始还将对从Temu、SHEIN、阿里巴巴等跨境电商平台进口的小包裹统一征收2欧元的处理费。

取消免税额度限制:自2026年第一季度起,将逐步推行新规,所有来自欧盟以外地区的包裹,不论价值高低,均需进行申报,并依法缴纳关税与增值税。
增设“小包裹处理费”:自 2026 年底起全面施行,每个进口包裹需额外缴纳约 2 欧元的处理费用,此费用主要用于覆盖清关及检验环节产生的成本。
加大海关审查工作:各国将借助数字化海关系统实现数据共享,着重对来自Temu、Shein等电商平台的包裹开展监管。
欧盟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进入欧盟的小额包裹数量高达46亿个,相当于每秒超过145个包裹,其中约91%来自中国,主要通过Temu、SHEIN、速卖通等跨境平台输送,而这一政策的提前实行,无疑对极致性价比的优势造成了冲击。
欧盟委员会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谢夫乔维奇在致各国财长的信中直言,原有的时间表跟不上当前形势的紧迫性,欧洲各行业尤其是零售商反复强调必须立即消除这种竞争扭曲,否则很难向企业和民众解释。他明确表示,这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欧洲捍卫自身经济利益的能力问题,一个现代化、有竞争力的欧洲需要更好地保护商品边界,维护公平竞争。

对中国卖家
成本、合规、格局
作为欧盟小额包裹的核心来源,中国跨境电商卖家将成为此次政策调整的最直接影响群体。直邮包裹需缴纳2欧元/件处理费,而海外仓发货仅0.5欧元/件,迫使中国卖家将直邮方式改为海外仓。中国卖家群体形成明显的分层生存格局,头部品牌卖家凭借资金与供应链优势快速突围;中型卖家面临阵痛;低成本小型卖家则直接面临经营危机。
预留
六个月调整窗口
为避免行业剧烈动荡,欧盟新增的临时过渡条款为卖家提供了关键缓冲:2026年1月至6月为“试运行期”,此阶段仅对50欧元以下包裹征收50%的税费,7月起才全额征收,留给卖家六个月适应期。
低价铺货型卖家退出后,市场劣币驱除良币的危机得到缓解,据欧盟统计,违规卖家占比约25%,清退后将释放约115亿欧元的市场份额。同时,合规化带来的市场信任提升,能降低消费者对跨境商品的顾虑。
欧盟小额包裹征税政策的提前落地,标志着全球跨境电商的野蛮生长时代正式终结,中国卖家要抓住转型窗口期,努力在欧盟市场实现更稳健的发展。
我们主做欧洲跨境电商布局,若您有什么想要交流的,或者有什么开店、选品方面的困惑,可以添加我们主理人交流一下。社群里大多是行业已经身经百战的大佬和刚刚起步的新人,大家可以彼此撑伞、交流经验~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