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做跨境电商,很多新手对如何选品一知半解,就只顾着每天铺新品,认为品爆不爆纯粹是看运气。结果连续上架了一段时间,访客依旧是寥寥无几,心里焦虑,又不敢做些付费操作,生怕自己越运营越赔钱。
当下跨境领域的竞争愈发激烈,老跨境卖家都清楚,如今想把跨境电商做好,早已不是过去那种简单把产品上架就能轻松获利的时候了。

做我们这行最忌讳的就是这三大致命幻觉 ——“我觉得这个肯定好卖”,“人家卖爆我抄作业我也能爆”,“囤货越多供应链越稳定,越显得我有诚意”。
01
“我喜欢这个设计”、“我觉得年轻人会买”、“这个产品有情怀”,很多卖家将自己的审美等同于市场需求,却忽略了小众并不等于蓝海,你眼中的“独特设计”,可能并不是因为你的审美独到,只是确实是市场需求极低的“冷门款”。
你认为上线小众手作商品可以轻易抓住买家的心,结果只是上架商品而没有对国外买家表达其中的文化故事与情绪价值,没有那个打动消费者的买家的故事感,那不够抓人眼球,情怀没到位,实用没到位,性价比也没到位。在买家眼中这也不过是一个“假大空又可以有便宜替代”的东西。
02
看到爆品排行榜,被销量光环晃瞎眼,自己也想赶紧找一批一样的来“抄作业”,却看不到爆款后数据的滞后性、供需失衡甚至侵权风险。首先你想抄,别人一定也想,最后大家都上架一样的产品,一定会直接导致价格战甚至滞销压货。况且现在专利问题防不胜防,很多爆款产品有外观专利或品牌授权,盲目跟卖会触发平台处罚。
当然不是说不能参考爆款,而是要“借鉴”,首先查专利(如何查专利可以看看我们之前的这篇文章),通过美国USPTO、欧盟IPO查询产品外观专利,通过品牌官网确认是否有授权体系,若有专利或需授权,坚决不碰。若没问题可以做,不要直接抄,而是做“微创新”,比如别人卖筋膜枪,你就做有热敷功能的筋膜枪;别人卖南瓜灯,你做会唱歌的环保南瓜灯,用差异化避开价格战。
03
过度囤货的卖家,往往陷入两个认知误区,高估了自己的资金承受能力以及市场需求。库存不是放在那里就完事的,还要算上仓储费、管理费、推广费、极端天气损失、利息、货品保质期等,如果是前期不稳定出单的状态,绝对是一笔庞大的亏损。

新手跨境其实在最开始最好走一件代发的模式,避免货物积压,等连续几日稳定出单且好评率超过90%再考虑囤货。或者看准节日囤一小部分货物进国外仓避免物流差异,但也不要过度积压库存。
04
分享几个免费的跨境选品网站。
亚马逊
|
亚马逊上的卖的好的产品通常被看做跨境行业热销品的风向标,非常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通过亚马逊五大榜单,热销榜、新品榜、飙升榜、收藏榜、礼品榜,可以筛选有爆款潜力的产品。
网址:https://www.amazon.com/gp/bestsellers
注意:规避品牌垄断类目(如3C配件),可通过Google专利查询避免侵权。

TikTok
|
作为火爆全球的短视频平台,非常多跨境爆品都源于TikTok。且人们越来越喜欢在社交平台上分享生活,卖家可以通过TikTok寻找达人合作或发布产品使用做免费广告。

Kickstarter
|
Kickstarter是海外很火的新品众筹平台,致力于支持和激励创新性、创造性、创意性的活动,所以里面展示了各种新品项目及创新产品,我们也可以从里面找到自己的灵感。
网址:https://www.kickstarter.com/

用“我觉得”替代数据,用“跟风”替代思考,用“囤货”替代风险控制是绝不可行的,选品要看数据,爆品要打差异,用轻量避免囤货成本。对我们下卖家来说,只有避开主观臆想,用数据和轻资产模式降低风险,才能走得更远。
若您有什么想要交流的,或者有什么开店、选品方面的困惑,可以添加我们主理人交流一下。社群里大多是行业已经身经百战的大佬和刚刚起步的新人,大家可以彼此撑伞、交流经验。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