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转凉,海外露营圈渐渐刮起了秋冬风潮。
美国某露营地公司2024年9月发布的调研显示,85%露营者在计划秋季活动,冬季露营意向更是有同比翻倍的增长率。越来越多人追求秋冬露营独有的户外风景和体验。
谁在为秋冬露营买单?
之所以说秋冬露营是高利润赛道,是因为其核心客群是愿意为体验与安全付费的高价值群体。
在美国,冬季去州立公园、国家森林露营,是许多家庭感恩节、圣诞节的传统活动。为了让老人孩子在户外也能有好的体验,他们对各类提升舒适度的装备需求极高,这就意味着更高的定价空间和利润。
另一大类则是户外冒险爱好者。夏季露营卖的是逃离城市,冬季露营卖的是战胜自我。,考验勇气、毅力和生存技能。这类玩家深知劣质装备会毁了体验,甚至带来安全隐患,因此对专业装备的付费意愿更强。
这群消费者要的不是勉强能用,而是精准解决寒冷露营痛点的装备,这为我们的选品指明了核心方向:功能性+体验感。
暖手宝
暖手宝可以说是比较早进入大众视野的取暖小工具。看似是日常小物,但在寒冷天气的露营场景中,是全天候刚需。白天它能缓解户外徒步、搭建帐篷时的手部冻僵,晚上可放入睡袋预热,提升睡眠舒适度。更重要的是,它还能覆盖秋冬钓鱼、徒步等其它户外场景,利用率极高。
亚马逊目前最热卖的充电式暖手宝月销达2.8万+,近2周BSR还增长了183%,可见已有消费者开始采购这类取暖装备为秋冬做准备。
小巧便携、长达20小时的续航时长和智能温控等卖点基本上大部分暖手宝都具备,谈不上有多特别;这款特殊之处在于二合一设计,可以将两个暖手宝扣在一起使用,减少热量流失,提供多一种使用模式。
对非专业露营设备卖家来说,更灵活的玩法是推出场景化套装,比如户外暖身包,除了暖手宝,还有加热袜、保温咖啡杯等小物件。这类套装体积小巧、便携性强,既满足露营需求,又能日常使用,利用率高,很容易吸引消费者。
篝火骷髅头
篝火是露营的标志性元素,而即将到来的万圣节又为露营增添了氛围需求。放在篝火中燃烧的骷髅头,能快速打造独特的万圣节露营体验,是季节性爆款的潜力选手。
我们发现亚马逊有款篝火骷髅头月销量达2400+,但评分仅1.4星,高达84%的消费者打出了1星差评。
翻车就翻在材质上,标题标注的陶瓷材质实际是廉价塑料,燃烧时会释放有毒烟雾、散发化学气味,既不环保(违背露营爱好者亲近自然的环保理念),又容易变形无法二次使用,还会污染篝火炉,因此大部分顾客对产品质量感到失望。
对卖家而言,这恰恰是个补位机会,产品优化方向清晰:一,推出两种款式:可多次使用的陶瓷款(满足环保、重复利用需求),和可完全燃烧的木头款(适合追求便捷、无清洁负担的用户);二,针对不同尺寸的篝火炉,设置不同个数的套餐,减少消费者的计算过程,创造丝滑的下单体验。
营地保暖靴
秋冬露营的致命痛点之一是潮湿带来的持续寒冷,尤其是距离地面最近的脚部。我们注意到海外众多露营博客中都有提到Columbia的保暖短靴。
这款备受推荐的产品主要卖点体现在3个方面:
-
基础防潮:鞋面防潮防污材质,从源头阻断雨雪侵袭,这是寒冷天气保持温暖的前提条件;
-
轻盈保暖:内置专业隔热材料,在实现有效保暖的同时避免笨重,符合户外装备轻量化的偏好;
-
体贴细节:扣式鞋带设计既方便穿脱,又能收紧鞋口防止热量散失;中底的轻质泡沫提供持续缓冲,外底的徒步专用胎面花纹则确保雨雪天的干湿抓地力,让营地活动更安全。
官网售价$100,从选品角度看,这类兼顾功能性与舒适度的专业短靴,具备一定的溢价空间,也从侧面反映出高品质冬季装备较高的市场接受度。
讲好挑战&温暖的故事
独一无二的产品难做,但独一无二的故事不难说。秋冬露营装备的核心竞争力藏在体验感里,卖家营销时要跳出罗列功能的误区,重点突出产品如何解决问题、传递价值。
参考老牌户外品牌Springbar的一则Facebook营销视频,冰天雪地的户外,帐篷内人们围炉煮食、玩纸牌,温馨画面与寒冷环境形成强烈对比,直观传递出装备带来的温暖、独特的体验。BigSpy-广告创意数据显示,这则素材仅投放了7周,展示估值就达到了20万+,可见场景化营销的威力。
除此之外,营销内容还可以围绕独特的自然风光、走出舒适区、家庭协作等主题展开,比如拍摄露营者在秋冬清晨看到冰天雪地中的日出的瞬间,或一家人共同搭建帐篷的过程,用故事与消费者建立更深的情感联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