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节日不再是唯一的消费理由。Snapchat 最新发布的一份有关全球消费者如何进行“礼物”消费的报告指出,全球年轻消费者正在重新定义“送礼”这一行为——它从季节性、仪式化走向日常化、社交化和情感化。

对于出海品牌而言,这不仅是一次消费趋势的迁移,更是一场营销心智的重构:品牌与用户不再只是“卖买”关系,而有机会成为“参与者-共创者-社群成员”。本文将从报告中提炼对品牌出海最具价值的趋势数据,并为品牌提供相应的策略,帮助赢得全球年轻消费者的心。
报告显示,近 8 成的 Z 世代与千禧一代受访者认为“全年都有庆祝的理由”。而其中 73% 表示,节假日是其表达自我和社交创意的重要时刻。

这反映出一个核心转变:送礼不再局限于生日、圣诞、情人节这一类传统节点,而是“日常中的刻意庆祝”。正如报告所言:“Any day is a good day to celebrate.”
更进一步,在赠礼的社交化进程中,有 46% 的 Snapchat 用户会在购物过程中与好友/家人聊天,而 40% 的 Snapchat 用户会在平台上分享其收到的礼物,这一比例几乎是非 Snapchat 用户的两倍。

在“自我赠礼”维度,数据显示 71% 的受访者表示会为自己的成就庆祝,而 70% 表示他们会为自己购买礼物以标记“小瞬间”。

从品牌触达角度看,报告还指出:67% 的 Snapchat 用户在看到品牌内容后会推荐产品,而 64% 表示与朋友聊天后更可能购买该品牌的产品。

这组数据指向三个鲜明趋势:
-
庆祝频次由低到高:消费者不再等待大节点,而是将礼物视作情感表达的工具,在日常生活中持续运用。
-
社交传播与分享正成为主流:购物不仅是个人决策,更转变为“与谁一起聊”“谁看到我买的礼物”的社交事件。
-
自我奖励正在升温:礼物不仅为他人,更用于“奖赏自己”的场景,品牌若只盯着“送别人”的逻辑,就可能错失“自买”这条增长股道。 对出海品牌而言,这表明:礼物场景正在从“节日限时”变为“日常即时”,而品牌能够进入用户社交对话、成为用户表达情感的工具,就能从竞争中脱颖而出。

送礼的频率增加,并不意味着品牌天然受益。Snapchat的数据同时显示,用户在选择礼物时的“心理门槛”也更高——他们希望品牌能提供“故事化、个性化、互动化”的购物体验。对出海品牌而言,这背后是三条可落地的策略方向:

Snapchat报告中提到,超过70%的用户会因为在平台上看到“真实场景内容”而被种草。对品牌来说,关键不是发布更多广告,而是让产品在用户的对话和庆祝场景中被自然提及。这意味着品牌需要创造“可被分享的瞬间”——从礼盒设计到开箱体验,都要让用户有表达欲。

AR不再是噱头,而是连接礼物与情绪的桥梁。Snapchat数据显示,使用AR体验过的用户,其购买转化率提升了近2.4倍。出海品牌可以通过AR虚拟试戴、节日滤镜共创等方式,让消费者“提前体验送礼瞬间”,从而在众多选择中脱颖而出。

既然“庆祝”不再局限于节日,那么品牌也应当打破“促销周期”思维。以“惊喜日”“成就奖励”等微庆祝机制嵌入用户旅程,让用户在日常使用或复购中不断触发新的赠礼场景。这样不仅延长品牌生命周期,更能形成情感复利效应。
在过去,品牌习惯为节日造势;而现在,消费者正在为生活造节。Snapchat的报告提醒出海品牌:真正的增长,不在节日当天,而在每一个“值得庆祝的普通时刻”。当送礼成为新的社交语言,品牌的使命,不是推销产品,而是让消费者找到情感表达的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