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不动的Lululemon,教会中国运动服饰品牌

卖不动的Lululemon,教会中国运动服饰品牌

在过去十年里,Lululemon几乎是高端运动服饰的代名词。瑜伽裤、紧身上衣、健身房到日常生活的无缝切换,它不仅捕捉到了“运动即生活”的文化转向,还把自己塑造成了生活方式品牌的代表。然而,这家曾经引领潮流的企业,如今却在北美市场接连遭遇销售下滑。

今年9月,Lululemon CEO 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我们的休闲产品变得太容易预测了。”承认创新性的不足。更棘手的是,公司承认其季节性色彩销量不佳、尺码覆盖不全等问题早已存在,但一年过去依然没有显著改善。

 

卖不动的Lululemon,教会中国运动服饰品牌

 

对于中国运动服饰品牌而言,Lululemon的“滑铁卢”并不仅仅是一个新闻,而是一个警钟:在一个持续增长的市场里,为什么一个老牌头部玩家会卖不动?而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运动服饰品牌该从中吸取什么经验?

 

01
一、这是“市场的问题”,还是“品牌的问题”?

 

要理解Lululemon的困境,首先得厘清背景。

从行业整体来看,运动服饰依旧是全球服装行业为数不多的增长板块。Circana数据显示,2024年至今,美国运动服饰销售额同比增长3%,销量更是增长了7%,远好于整体美国服饰市场同比下滑4%的表现。Euromonitor的数据也显示,自2020年以来,运动服饰市场保持逐年增长,预计2025年仍将增长近5%。

卖不动的Lululemon,教会中国运动服饰品牌

 

换句话说,运动服饰市场不是在衰退,而是在持续扩张。问题出在细分赛道——尤其是高端市场的竞争加剧。过去几年,Alo、Vuori等新兴品牌凭借差异化定位和更灵活的产品策略迅速崛起,逐渐分走Lululemon的用户。而Lululemon自己则陷入了“大公司通病”:过度依赖既有爆款系列,缺乏真正的产品惊喜。

这说明,卖不动并不是行业问题,而是品牌问题。对于正谋求全球化的中国运动服饰品牌来说,必须意识到:增长的市场未必属于每一个参与者,缺乏创新和差异化,同样会面临“逆水行舟”的困境。

 

02
二、当“高价”不再稀缺,品牌凭什么说服消费者?

 

Lululemon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是“溢价逻辑”的动摇。

在最初崛起时,Lululemon的高端定价背后有两个支撑点:一是功能性优势,比如面料科技、舒适度和耐用性;二是文化认同,它捕捉了“健康、精致、自我投资”的都市新中产精神。

但随着竞争者涌入,这些优势逐渐被稀释。Alo强调与瑜伽文化和明星社群的深度绑定,突出舒适休闲与可持续材料,甚至快时尚品牌也在快速复制功能面料和设计趋势。

 

卖不动的Lululemon,教会中国运动服饰品牌
卖不动的Lululemon,教会中国运动服饰品牌

结果就是:消费者不再单纯为“高价=高端”买单,而是更看重个性化和文化归属。对Lululemon来说,这意味着过去的溢价护城河正在坍塌。

这对中国品牌而言是重要提醒:走向全球市场时,不能只依赖低价或高价的单一逻辑。在欧美市场,用户愿意为文化符号、社群身份和差异化体验买单。如果缺乏独特叙事,即便定价高企,也可能迅速被替代;如果只有性价比,也很难获得长期溢价空间。

 

03
三、产品创新的“慢半拍”,正在拖累老牌选手

 

运动服饰行业的一个特殊性在于:从设计、打样到上市往往需要长达一年的周期。这也意味着,一旦品牌陷入惯性,想要追上新趋势就会显得滞后。

Lululemon正是如此。早在一年多前,它就承认自己的色彩策略、尺码覆盖存在问题,但直到今年依然没有改善到位。这不仅让消费者失望,也让竞争对手趁机弯道超车。Lululemon过于沉迷于既有产品系列,结果就是显得迟缓而保守。

相比之下,其他竞争对手的策略要灵活得多。它们会快速响应社交媒体上的色彩趋势、健身风潮,缩短产品开发到市场的周期,并且勇于尝试小批量测试。哪怕失败,也能快速止损并调整。速度与灵活性,可能比单纯的规模更重要。在海外市场,尤其是文化趋势快速变动的欧美,如果不能跟上短视频带动的“爆款节奏”,再大的渠道优势也会被稀释。

 

结语

 

结合Lululemon的困境,可以为中国运动服饰品牌总结出三点核心启示:

  1. 不要依赖单一爆款,要持续构建创新管线:Lululemon过度依赖瑜伽裤的成功故事,而忽视了多元化创新。这对品牌来说属于典型的反面教材。出海时不能只靠一两款“爆品”打开市场,更需要建立从设计研发到用户反馈的快速迭代机制。

  2. 高价不是护城河,差异化才是:消费者越来越挑剔,他们愿意为文化、社群和故事买单,而不是为单纯的溢价逻辑埋单。品牌在出海时,要学会构建本地化的文化认同,而不是一味模仿欧美品牌的价格体系。

  3. 速度和在地化,决定了品牌能否“卷赢”:在TikTok和Instagram主导的市场,趋势生命周期极短。中国品牌若想突围,必须强化供应链柔性和在地化研发能力,让产品能快速跟上目标市场的文化热点。

 

Lululemon的“卖不动”并不意味着运动服饰的天花板已经到来,相反,行业整体仍在增长。真正的教训在于:即便是头部品牌,如果失去创新、过度依赖旧故事,也会迅速失去消费者的青睐。

对正在全球化的中国运动服饰品牌而言,这是一个关于未来的预演。市场在增长,但蛋糕不会自动分到每个人手里。真正能走得远的,必然是那些既懂得创新、敢于差异化,又能快速与本地文化发生连接的玩家。

OneSight [一网互通 (北京) 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海量全球社交媒体大数据和强大的数据、内容中台,以全球社交媒体数据营销管理平台OneSight营销云为核心,服务中国企业全球化战略需求。

 

OneSight 实施全面“ AI+”战略,以独创的 OneAI 智能系统,赋能中国品牌出海,释放海量数据价值,带动中国出海品牌实现海外社交媒体营销的升级和跨越;以便捷的 SaaS 化一站式服务,成熟的全行业解决方案,实现中国品牌在海外的高效传播和有效增长。

卖不动的Lululemon,教会中国运动服饰品牌

「版权提示」:信息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官方立场,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学习。如发现本站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 contact@glosellers.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如若转载请联系原出处。 「注意事项」:锦品出海(含网站、客户端等)所展示的商品/服务的标题、价格、详情等信息内容由实际供应商/服务商提供。如用户对商品/服务的标题、价格、详情等任何信息有任何疑问的,可直接同供应商/服务商沟通确认,其他问题,请向锦品出海客服咨询。因第三方供应商/服务商与用户因服务行为所发生的纠纷由第三方供应商/服务商与该用户自行处理或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并自行承担法律后果。锦品出海根据用户申请可参与相关协调调解工作,但不对纠纷事项及调解工作承担任何责任。
品牌营销

家居三部曲:OEM到品牌出海一路狂飙,撬动千亿市场

2025-9-25 18:00:34

品牌营销

X平台推出“Boost”付费帖子推广功能、Threads新增个人资料内搜索功能丨出海周报

2025-9-27 10:10:39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