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是YouTube成立20周年。作为全球最大的开放视频平台,它见证了互联网视频的演变,也塑造了一代年轻人的文化消费方式。今天,YouTube不仅是内容分发渠道,更是年轻人自我表达、社群互动和文化再生产的主场。
YouTube最新发布的《CULTURE& TRENDS》报告,将这股力量概括为一种全新的创作语言:“极繁主义”(Maximalism)。这一美学趋势并不仅仅是表面上的画面复杂、节奏密集,而是一整套关于创作方式和文化逻辑的转变:年轻人更愿意共创,而非被动观看;他们更善于使用梗与暗号,而非线性叙事;他们天然跨文化、跨语境,不再被语言边界所束缚。
对于品牌而言,这份报告既是一份文化观察,也是一份行动指南:想要打动年轻人,必须真正学会他们的“视频语言”。
报告显示,66%的Z世代(14-24岁)认为同龄人对网络话题有显著影响,而25-49岁的成年人中这一比例不足一半。这意味着网络话语权正在加速下沉:Z世代不仅是消费的主力,更是趋势的制造者。
这种力量背后是内容生产方式的全面转变。根据Deloitte的调研,Z世代比平均人群少花26%的时间看电视和电影,却多花54%的时间在UGC和社交媒体上。传统媒体无法再满足他们的表达需求,他们转而在YouTube、Roblox、Minecraft等数字场景中创造自我世界。
结果是:爆款内容不再由传统影视公司垄断,而是由年轻人驱动的社区项目迭代而成。例如,《EPIC: The Musical》从学生论文演变为拥有1.15亿播放的全球现象级作品,“Skibidi Toilet”更衍生出超过400万条二创视频。
报告将年轻人的创作审美总结为“Maximalism(极繁主义)”,它不是单一的美学风格,而是一套完整的内容逻辑:
1.视听复杂性(Audio/Visual Complexity)Z世代生长于游戏HUD、动漫和表情包的环境,他们习惯在一个屏幕内处理多重信息。无论是短视频中叠加表情符号和字幕的舞蹈教学,还是“Skibidi Toilet”这类快节奏的超现实作品,都体现出“信息过载反而是吸引力”的逻辑。
2.叙事共创(Narrative Co-Creation)年轻观众拒绝“被动接受”。他们通过二创、同人、梗文化,不断扩展故事边界。“意大利脑腐(Italian Brain Rot)”(在中文互联网被称为“AI山海经”)就是典型案例:它从一个荒诞的AI生成梗,发展出数百个角色和成千上万条UGC视频,形成了一种“分布式叙事”的新娱乐形态。
3.互联网所指(Internet Referential)内容中充斥“只有懂的人才懂”的梗与符号。比如“猫咪宇宙(Cat Cinematic Universe)”已经演变成一个叙事体系,观众的“懂梗”程度本身就是社群身份的象征。

4.全球影响(Global Influence)年轻人不再区分“本土/海外”文化,巴西Phonk、韩国《Alien Stage》、日本“Nani Ga Suki”都能轻松破圈。报告特别指出:跨文化传播已是Z世代的默认逻辑,外语和异域文化不再是障碍,而是加分项。
这种“极繁主义+跨文化”的创作方式,本质上是去中心化文化生产的结果:年轻人不再依赖传统媒体,而是依靠社群、算法与共创机制生成新的文化符号。
这种美学的底层逻辑是:年轻人希望在内容中看到复杂性、参与感、暗号感和全球性。这正是“极繁主义”被主流品牌、好莱坞乃至NFL等机构采纳的原因——它不再是小圈子的语言,而是逐渐成为流行文化的新常态。
YouTube在报告最后提出了几条行动指引,对品牌而言尤其值得关注。结合行业实践,我们可以将其总结为五个方向:
1. 扎根数字原生场景
年轻人的社交、娱乐、表达几乎完全数字化。品牌必须走进他们的场域,而不是让他们适应传统广告逻辑。与其花巨资做一条电视广告,不如在YouTube Shorts上参与一次热点二创。
2. 学会“极繁”表达
过去的广告强调简洁,但在Z世代眼中,简洁等于无趣。品牌需要用信息层叠、视觉符号和快节奏剪辑来占据注意力。NFL用极繁视频发布赛程单就是案例:传统的“表格信息”被转化为年轻人乐于传播的娱乐资产。
3. 打开共创入口
品牌要学会放权。与其制作一个完美的广告,不如创造一个开放的“模版”,让用户进行二创。比如,提供可剪辑的素材包、鼓励粉丝二次演绎品牌IP,这样的传播才有生命力。
4. 真正理解互联网“通用语”
Z世代的互联网语言不是靠生硬模仿几个热梗就能掌握的。品牌需要理解这些符号背后的文化逻辑,用真诚的姿态与年轻人对话。这意味着长期投入,而不是“一次性借梗”。
5. 把握不变的人性核心
尽管形式复杂,但年轻人追求的动机没有变:身份建构与社区归属。品牌需要思考,如何让用户在参与中获得“我是其中一员”的归属感。只有在这一层面建立连接,营销才不会流于表面。
YouTube的趋势报告揭示了一个关键事实:视频营销的未来不是“更简约”,而是“更极繁”;不是“单向输出”,而是“共创共鸣”;不是“本土自说自话”,而是“跨文化传播”。
对品牌来说,理解Z世代的视频语言,不只是一次营销战术的升级,而是关系到全球化生存的战略命题。因为在未来的文化赛道上,谁能真正进入年轻人的话语体系,谁就能成为全球市场的“通用品牌”。
OneSight [一网互通 (北京) 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海量全球社交媒体大数据和强大的数据、内容中台,以全球社交媒体数据营销管理平台OneSight营销云为核心,服务中国企业全球化战略需求。
OneSight 实施全面“ AI+”战略,以独创的 OneAI 智能系统,赋能中国品牌出海,释放海量数据价值,带动中国出海品牌实现海外社交媒体营销的升级和跨越;以便捷的 SaaS 化一站式服务,成熟的全行业解决方案,实现中国品牌在海外的高效传播和有效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