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受互联网发展的影响以及国家政策的利好,我国跨境电商行业飞速发展。而美国与欧洲凭借其庞大的用户基数、高客单价与强劲的线上购买力,一直以来都是我国跨境电商市场获取高利润的核心战场。
01
美国还是欧洲?
从近几年的进出口比例上来看,我国跨境电商出口比例明显高于进口比例,美国作为当下最大的贸易市场,更是中国电商出口的主要战场。
美国本地社交媒体的蓬勃发展与文化趋同带动流行货品的形式统一,加之全美使用同一种通用语言,所以不管什么电商平台,在美国都有一套几乎一致的商业规则和偏好趋势,运营门槛也相对来说更低。
那么,在美国,价格的优势就成了成功的关键。

反观欧洲,在欧洲当地的电商平台中,本地卖家占据了相当大的一部分。那么对国内卖家而言,将国内高质量的货品以较低的价格出口至欧洲市场获取利润的方式并非不可行。比起风声卷起的美国市场,欧洲市场可开发的蓝海区域显然比美国更大,电商竞争也没有美国那么激烈。
但欧洲拥有44个国家、超过30种语言以及多种复杂分支的文化,注定他们趋向的产品方向各不相同,所以卖家也必须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制定不同的政策。
总结:美国市场庞大但竞争激烈,价格战严重;欧洲市场需要更复杂精细的策略,但有可挖掘的蓝海。
02
哪个门槛更高?
由于美国不希望中国市场的商品以“白菜价”大幅度挤占美国企业的生存空间,对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针对性政策,从800美元免税政策取消开始,对中国的合规一再收紧,一些以压价换销量的卖家更是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如果为了覆盖关税提高价格,那么本就在意价格的美国买家是否买账,又变成了让人头疼的问题。
相较于美国,欧洲的税处理更复杂,每个国家都有独一套的增值税率(VAT)。但也因为文化的多元与各自不同的发展程度,欧洲的互联网市场仍有巨大的潜力。且相较于美国,欧洲虽然有一些强硬的退换货规则,但欧洲卖家普遍更在意商品的质量而非价格,这也使出口的货品能带来更高的利润。
总结:美国和欧洲都在进出口政策上较为严格。美国市场的门槛在门里,入门较容易,但里面的竞争越来越卷;欧洲市场的门槛在门口,入门后,里面的路有可能越走越宽。
03
关于物流?
美国物流网络高度发达,亚马逊FBA可实现全国2日达。卖家可以将库存集中存放在少数几个FBA仓库,由亚马逊完成全国分拨配送,物流成本相对较低且可预测。

欧洲物流则复杂得多,跨国配送都需要经历统一清关和配送挑战。虽然欧盟是统一市场,但各国海关仍然存在。卖家需要选择欧盟入口港(如鹿特丹、汉堡)进行清关,再分拨到各国仓库。为提供快速配送,往往需要在多个国家布局仓储,物流复杂度和管理成本较高。
总结
对于新手卖家或资源有限的团队,有专门的语言、相对统一的法规和成熟物流体系的美国市场可能是更合适的起点。
对于经验丰富的卖家,欧洲市场无疑拥有巨大的深耕价值,但也意味着需要更全面的运营知识与针对性措施。
无论选择哪个市场,深入理解当地政策和法律合规要求都是成功的前提。当美国市场越来越拥挤时,率先建立欧洲布局的卖家势必占据更好的价值洼地,而现在正是抓住这一机遇的最佳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