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30日,印度总理莫迪抵达天津,这是自2018年以来印度领导人首次访华。此次罕见会晤的背后,是美国不断加码的关税政策所带来的全球贸易震荡。
8月29日零点,美国正式终结实施多年的800美元以下小额免税入境政策。即日起,所有进入美国的商品,无论货值高低,均须根据原产国缴纳10%至50%不等的关税。
以往小额商品无需清关即可进入美国,但如今无论什么产品必须接受查验并缴纳关税。依据对等关税政策,中国和加拿大等地的输美商品将增收超过25%税率;印尼、越南和台湾等地在16%-25%之间,英国、欧盟的关税则低于16%。
据美国官员透露,自五月份终止中国、香港的小额关税豁免以来,美国海关已额外获得4.92亿美元收入。
其中受影响最大的当属印度。美国是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2024年双边贸易总额创下新高,达1292亿美元。与此同时对印逆差也居高达到457亿美元,特朗普多次公开发帖称该现象“并不公平”。
因此在上周三最新宣布的关税政策中,白宫宣布将对印度商品征收50%关税,重创印度制造产业。近年来,印度凭借更低成本的劳动力优势、原材料产业优势在服装纺织出口行业遥遥领先,而过去十年印度政府也向服装产业投入超过260亿美元,以激励纺织为首的制造产业。
这意味着一旦印度输美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将导致纺织品失去引以为傲的价格优势,甚至不如面对20%关税的越南和40%的中国产品具备竞争力。除此之外,高额关税还将对钻石加工、海鲜等出口密集型行业造成重大影响。
面对压力,印度政府表示“绝不会牺牲农民、渔民和奶农的利益”。莫迪称:“我个人清楚将为此付出代价,但我已做好准备。”为缓冲关税冲击,目前印度已宣布几项对等措施,包括暂停原材料进口关税以及加快贸易谈判。
近期多家媒体报道,特朗普最近几周内多次尝试与印度电话沟通,但均遭受拒绝。直至上周,印度总理转而抵达天津参与上合组织峰会,尝试缓和对华关系。
目前披露的具体措施包括,恢复对印直航、重建积极关系等,为双边贸易合作带来新的开局。基于14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印度一直都是中国卖家紧盯的出海圣地。例如曾被禁长达5年之久的服装电商巨头Shein,今年2月份携手本土零售巨头重返印度市场。
然而印度市场也充满不确定性。小米此前遭遇巨额资金冻结,48亿元款项被没收;今年初,美国量化机构Jane Street同样被罚没5.7亿美元“非法所得”。印度是否能真正成为中国企业出海的“神话之地”,仍需时间验证。
美国试图以关税推动制造业回流,却可能正加速全球贸易格局的重构。新一轮贸易秩序的形成,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