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ta返点政策持续收紧,行业生态面临深度重构
2025年初,Meta(Facebook母公司)对长期沿用的返点政策进行重大调整,这一变革迅速引发行业震荡,导致市场格局加速分化。一方面,资金实力雄厚的广告主凭借资源壁垒,通过增加预算投入获取更高额度的返点及更长的账期支持;另一方面,中小广告主则因成本压力陡增,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行业马太效应愈发显著。
据业内人士透露,Meta在2026年将继续收紧对中国代理商的返点政策,此次调整将不再区分直客与非直客,代理商通过Facebook平台获得的返点比例可能统一降至3%。此外,市场传言称Meta将引入KPI考核机制,对达标代理商提供0.5%的额外返点,但该方案尚未获得官方确认。
这一政策路径与Google近年来的调整高度相似:自2022年起,Google逐步取消App端广告返点,并于2023年进一步终止Non-AC(非授权客户)的返点支持,标志着全球数字广告平台返点政策进入系统性收缩阶段。
诈骗广告泛滥:政策收紧的深层动因
路透社近期调查揭示了Meta调整返点政策的潜在逻辑:
报道指出,Meta内部文件显示,2024年公司约10%的收入(约160亿美元)来自诈骗及违禁商品广告,日均向用户推送的诈骗广告量高达150亿条。这些广告涵盖虚假电商、非法投资计划、违禁医疗产品及在线赌场等领域,对全球数十亿Facebook、Instagram和WhatsApp用户构成欺诈风险。
面对治理与收入的矛盾,Meta管理层在2024年10月向CEO马克·扎克伯格提交了“温和执法”方案:计划分阶段将违规广告收入占比从2024年的10.1%降至2025年底的7.3%,并力争在2027年控制在5.8%以下。这一策略反映出Meta在合规压力与商业利益间的艰难平衡,而返点政策的收紧或将成为其降低违规广告依赖、重塑平台生态的重要手段。
行业前瞻:返点政策或将全面退出历史舞台
尽管Meta尚未公布2026年后具体政策,但行业趋势明确显示:返点比例将持续下降直至可能完全取消。Google的转型路径已成为行业范例——通过逐步取消返点机制,平台将资源转向合规运营与技术升级。
行业影响与应对策略:
-
代理商:需强化服务能力与客户粘性构建核心竞争力
-
中小广告主:必须探索多元化投放策略应对成本压力
深层次转型信号:
此次政策调整不仅关乎Meta的财务策略,更标志着数字广告行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战略转型。随着监管趋严与用户安全意识增强,平台对广告合规性的把控将日益严格,返点政策的演变将成为这一进程的重要标志。
LoveAd爱竞作为一家拥有16年经验的专业出海营销服务提供商,能提供海外平台全方位的营销理论支持和营销手段指导,如果您有更多问题或需要更多帮助,欢迎加入爱竞可以随时联系LoveAd爱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