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上疯传过一个段子:
曾经设计外卖调度系统的程序员离职后,开始送外卖。结果发现无论怎么抢单、怎么赶路,都跑不过自己当年写下的那套算法。
曾经制定算法的人,却被困在算法中。
段子的背后,是中国外卖算法的极致运转——从商家、消费者到骑手,每一环都被精密计算。

图源:unsplash
而就在近期,美团悄悄将目光投向了美国。
不过,它带去的不是外卖,也不是即时零售,而是业务背后的能力。
从团购出身,到外卖“百团大战”、小象超市的押注,美团构建了一套,覆盖餐饮经营、供应链、支付乃至营销的商业操作系统。其餐饮 SaaS 服务国内超百万商户,跨境支付落地 30 多个热门旅游城市。
如今,美团带着海外版 Peppr 进军美国。
与其问美团出海能不能成,不如看看:
美团用什么突围?是产品、算法,还是中国餐饮数字化数十年的经验?

美团其实也有在海外开展外卖业务,旗下的 Keeta 就是试水之作。

图源:Keeta 官网
但这次的水有点深。
去年刚进场巴西,就被滴滴旗下的 99Food 起诉。对方甚至拿出一份“排他协议”,要求签约的餐厅不得与 Keeta 合作,否则就要承担违约金。
这种打法,在当年国内的“黄蓝大战”也有过类似传闻——平台要求商家必须“二选一”。
Keeta 选择直接硬刚,反手指控 99Food 违反竞争法。结果就在前几天,巴西法院作出判决:99Food 的协议条款并未构成损害,Keeta 败诉。
外卖市场的套路大家都懂——靠激进的补贴、迅速堆用户和单量,再通过精细化运营盈利。这套“先破后立”的打法放在海外,就没那么简单了。
猛虎难斗地头蛇。
在陌生市场里打补贴战、撬动既有格局,所需的成本与风险都是不可预估的。既然在 C 端难以占领“最后一公里”,那就先向“第一公里”(餐厅内部)发起进攻。
Peppr 是一款 POS / 餐厅 SaaS 系统,复制了美团在中国餐饮管理系统(RMS)中的大部分产品和服务:
-
POS
-
Handheld POS(移动点餐终端)
-
KDS(后厨显示系统)
-
Ordering & Delivery(点餐与自配送)
-
Integrations(第三方生态)
-
Peppr Grow(营销、会员、增长工具)

图源:Peppr 官网
中国市场给美团带来的,是两类难以替代的资产:
一是对餐厅运营流程的工程化理解。“百亿补贴”爆单的高并发环境,美团仍旧能保证订单和前台流畅、外卖统一调度。
二是商户行为与供需匹配的海量数据。美团在中国服务了 1500 万商户,把收银、库存、点餐、配送、供应链、营销全都打成一体化的系统。即使是街边小吃、老年夫妻店,都可以 0 门槛上手。
可见, B2B 的商业属性与美团现有能力,高度契合。

美国市场曾经是连锁餐饮野蛮生长的主场。
根据英国品牌评估机构 Brand Finance《2025全球餐饮品牌价值榜》,全球前 10 的餐饮品牌里,9 个来自美国,窄门餐眼统计的 2024 年全球连锁门店 Top 10 中,美国品牌同样占据 7 席。

图源:Brand Finance
麦当劳、星巴克、肯德基、赛百味,都是全球连锁化的样板。
但美国餐饮市场的底盘,是数量占比超过 70% 的独立餐厅(mom-and-pop),美团正是盯上了它们的“主理人”。
从 Peppr 的广告就能看出它的战略,直接“喊话”主理人们——
“You Handle the Grill. We Handle the Growth.”
“We Manage it. You Cook.”

投放时长 2 周+,累计曝光 5.2k+
素材来源:GoodsFox

图源:GoodsFox
这不正是“主理人们”的美好愿景吗?“主理人”在中国被全网嘲,恰是因为他们热爱料理、热爱创意,但“不会做生意”。

图源:小红书 @周老师不是老师
离梦想很近,离消费者太远。
这下好了,Peppr:你继续沉浸在你的料理与理想中,生意我替你做。
这也是美团熟悉的战场:中国餐饮数字化的最大价值,发生在分散的中小商户身上,美团十年来的功力,就是把分散市场数字化。
美国餐饮市场起点早,行业也到了该换代的时候。
研究显示,美国虽然有约 87% 的餐厅使用 POS,但大多是上一个时代遗留的系统,只能打印小票、基础记账。真正具备云端、数据分析、库存与配送联动能力的现代化 POS,市场占比不足 10%。
但 POS 市场同样分散,本地 POS 服务商(如 Clover、Lightspeed、Square)普遍存在收费复杂、售后服务差、系统更新慢、工具割裂等痛点问题。很多餐厅同时对接多家供应商,拼凑出一套数字化管理系统。
Peppr 看到了这个缺口。

B 端市场的竞争,取决于你选择服务哪一类客户、愿意陪他们走到生命周期的哪一阶段。
在中国,美团陪伴了无数餐饮商家从 0 到 1 的数字化蜕变。
走进一家餐厅,从点单、扫码、支付,到外卖、库存、营销,几乎都可以在美团的生态内闭环完成。
然而,美国的战场截然不同。
老牌餐厅发展早,软件生态割裂,需要走进一家家独立餐厅,理解他们的节奏、习惯、文化与痛点。

图源:pexels
因此,Peppr 选择了模块化与生态兼容的路径。
其产品拆分的模块,前文有提到。同时,Peppr 的模块,也能与第三方服务商做兼容。通过独立的订阅模块逐步占领市场,进而融入美国餐饮的生态。

图源:Peppr 官网
不过,Peppr 的另一挑战,是美国与中国在餐饮运营逻辑上的天然差异。
美国餐厅倚重兼职员工,不同于常见的“两班倒”,高峰时段的灵活排班、流动率高,对于排版系统的要求也相应更高。
还有小费文化,当地市场上已经有成熟的 POS 系统,可以处理小费分配、账单拆分。
这是中国企业走出去需要补齐的功课。
更微妙的,还有叙事上的差异。
当我打开 Peppr 的官网时,映入眼帘的是:“一款像你一样努力的工具”。
但做一个工具,也要拼命、也要能吃苦、也要上强度?

图源:Peppr 官网
Peppe 的叙事中,输出了一种亚太文化的信息:我比你的员工更能干,我比你更努力,我比同类产品更拼。
这种”奋斗者“的语境,在亚太地区都很吃香。不过,这个价值主张是否跟美国文化环境对称?
先看看本土的 SaaS 会说什么:
Build and grow on your terms.
Powering the places people love.

图源:Toast 官网

图源:Square 官网
言语间,是表达成功的意境,与自由的实现。
过去,我们凭借在极致市场中,打磨出的效率工具与运营方法论,无往不利。
但要在更广阔的土壤扎根,也许需要完成本土化的价值翻译。这不仅是美团的课题,更是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共同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