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中旬,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阿拉斯加举行会晤。很多媒体在第一时间给出的评价是“毫无进展”——没有停火协议,没有重大经济合作,没有新的联合声明。似乎这场被高度关注的会谈,只是一次外交层面的“形式感”。

但真的是这样吗?如果从全球贸易和企业出海的角度来看,这场会面其实传递出一个更深层次的信号:大国关系并非停滞,而是在不断试探、博弈与重组中,为未来十年的全球贸易格局埋下伏笔。
麦肯锡近期发布的研究提出,未来的全球贸易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国别往来,而是沿着不同的“贸易走廊”展开。换句话说,企业出海的战略路线如果选错,不仅会影响当下的市场拓展,还可能决定未来十年的发展天花板。

在麦肯锡的框架里,未来十年的全球贸易并不是一条单线,而更像是一座“多重门廊”。企业在其中穿行时,不同的选择,意味着不同的确定性与风险承受度。报告将这些“贸易走廊”划分为三类:安全赌注、谨慎赌注和不确定赌注。
这三类走廊就像“三重门”,它们共同勾勒出企业在全球化新格局下可能面对的三条路径:一条是稳健保守的安全路线,一条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中间路线,还有一条则是高风险高回报的冒险路线。
1.安全赌注:稳定性胜过一切
报告指出,有一些走廊无论在基线情景、多元化情景,甚至在最极端的碎片化情景下,依然能够保持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增长。这些走廊的共性在于:政治关系相对稳定、基础设施健全、产业互补性强。 典型代表就是印度与世界的贸易网络(如印度—美国、印度—欧盟、中东—印度等),以及中国与东盟、中东的走廊。
印度凭借庞大的消费市场和制造升级,正在与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建立双重纽带;而中国则在面对欧美压力时,把更多出口转向东盟和中东,实现互补合作。 对于品牌而言,这类“安全赌注”意味着:如果你的目标是供应链稳定、长期稳健增长,那么这些区域就是最值得优先深耕的落点。
2.谨慎赌注:机会与挑战并行
第二类走廊更像是一场“试探游戏”。它们具备增长潜力,但在不同情景下的表现差异较大。
比如,发达经济体与新兴市场之间的资源互补型走廊:欧洲出口机械、药品和汽车,新兴市场输出纺织品、能源与原材料——这种互补性为贸易增长提供了坚实基础。但一旦碎片化趋势加剧,新兴市场需求不足,或者中国的低价制成品冲击本地产业,这些走廊的增长就会明显放缓。
同样,美欧、日欧等发达国家之间的成熟型走廊,在基线情景下趋于缓慢增长;但在碎片化情景中,反而可能因区域协同加速,成为替代中国或俄罗斯供应的“保险选项”。 对品牌来说,谨慎赌注意味着灵活性:你可以进入,但要保持“试探”心态,随时根据局势调整资源配置。
3.不确定赌注:高风险高回报
最后是最具挑战性的部分。有11条走廊在某些情景下可能显著萎缩,其中9条涉及发达经济体与中国、俄罗斯之间的跨大陆贸易。
现实案例已经出现:欧洲几乎完成了从俄罗斯能源的快速脱钩;中美之间的贸易份额在近几年显著下降。 然而,这并不等于彻底“脱钩”。实际上,很多替代中国出口的国家,比如东盟,本身仍高度依赖中国的中间品。这种“表面转移、实质绑定”的现象,说明即便“不确定赌注”充满风险,它们仍可能带来新的套利机会,只是品牌必须具备极强的敏感度和快速调整的能力。
因此,这类走廊不适合追求稳定的企业,但对于愿意押注高风险高收益的品牌,它们仍可能成为突破口。
阿拉斯加峰会并没有立刻改变国际贸易的走向,但它是一种信号:全球政治关系的微小转折,可能在未来几年里放大为贸易走廊的重组。麦肯锡的研究框架提供了一个清晰的工具,帮助品牌在不确定的时代里识别出“安全”“谨慎”“不确定”的三类选择。
出海已不再是单纯的市场扩张,而是一次对地缘政治、供应链稳定性与市场潜力的综合判断。品牌必须学会用“走廊”视角,而非“国别”视角来看世界。在安全赌注中寻找稳定,在谨慎赌注中保持灵活,在不确定赌注中酌情冒险,这才是未来十年品牌全球化的真正考题。
OneSight [一网互通 (北京) 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海量全球社交媒体大数据和强大的数据、内容中台,以全球社交媒体数据营销管理平台OneSight营销云为核心,服务中国企业全球化战略需求。
OneSight 实施全面“ AI+”战略,以独创的 OneAI 智能系统,赋能中国品牌出海,释放海量数据价值,带动中国出海品牌实现海外社交媒体营销的升级和跨越;以便捷的 SaaS 化一站式服务,成熟的全行业解决方案,实现中国品牌在海外的高效传播和有效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