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 Q2告结,跨境圈波涛汹涌,不变的是出海步伐依旧坚定。
开年AI王炸出场,Deepseek掀起国产人工智能热潮,AI+传统品类的模式加速出海。缺乏“价值升维”的母婴赛道凭借性价比在跨境电商持续屠榜。E-bike风头不减,但战火烧向了更细分的场景。
下半年,哪些具备出海“钱”景的赛道在狂飙?
2024年,Ray-Ban Meta以百万级销量引爆全球。隐喻着从二维世界向三维世界进发的颠覆级产品,AI+AR眼镜的火爆程度不言而喻,素有“等待时机成熟”的小米入场则是最佳例证。
在战略投资方面,AR眼镜自然是资本圈的当红炸子鸡。2025年7月,国内AR眼镜头部品牌影目科技(INMO)宣布再获得超1.5亿元B2轮融资,由普华资本、梁溪产发集团、神骐资本联合投资,此轮资金将用于新品研发、AI核心能力建设以及供应链拓展等板块,以进一步提高AI+AR产品的市场份额。
影目科技作为最早入局AR眼镜领域的国产玩家,早在2021年就推出首款创新产品。2023年该品牌凭借30000台销量拿下国内销冠。得益于强大的研发能力,旗下INMO GO是全球首款接入AIGC的量产无线AR眼镜,同时该企业还拥有100+AR领域技术专利,20+可穿戴设备模型和设计专利。
目前影目科技的市场布局已经从国内向全球拓展,足迹遍布美国、欧洲、亚洲等50个城市,市场份额呈现逐步走高趋势。
与当前炙手可热的科技出海不同,处于出海视野边缘的母婴赛道,正向宽向深拓展并逐渐走出国内市场。
近期在美国市场杀疯了的HelloBaby再次启动港股IPO,开启二次冲击上市。凭借聚焦婴儿监视器产品和相关类目,以及借势亚马逊,HelloBaby一度创下140万销量的亮眼战绩。
HelloBaby的产品多以物美价廉为优势。例如目前持续霸榜亚马逊的5英寸监视器售价仅售66.49美元,月销量超过2万+。其他热销产品均在百美元以下,十分具备价格竞争力。
另一个母婴品牌“Momcozy”也可谓星光熠熠。成立于2017年,凭借一款吸奶器产品在海外大杀四方,堪称互联网第一品牌。在近两年中同样备受资本青睐,2023年获得来自海南小虎鲸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的战略投资,主要用以扩展产品线和品牌营销。
从疫情期间需求爆发,到近两年竞争进入白热化后早期玩家退场,E-bike一度被外界冠上“遇冷”的名号。但消费需求依旧存在,细分类目仍存在待开发的蓝海。
8月份,主营E-cargo bike(载货电助力自行车)厂商迅路创新完成新一轮千万级融资,本轮融资由红杉中国种子基金领投,顺为资本等多家老股东持续跟投。
迅路创新成立于2023年,两年以来已收获4轮融资,发展前景颇受看好。其聚焦的E-cargo bike是基于E-bike基础上加装前置大货运箱的新型产品形态,适用于家庭遛娃、城市货运以及宠物出行等场景,十分匹配欧洲新消费需求。
迅路创新于2024年推出品牌TARRAN,主营高端市场。首款产品T1 Pro的售价就高达6999欧元(折合人民币5.8万元),如果加装其他配件其价格将超过8000欧元。由于价格高昂以及产品形态新颖,目前TARRAN的主战场为欧洲发达地区。
2025上半年投融资界风向极具特色,一边是代表着国产科技巅峰的AI+AR赛道,另一边是传统的性价比+电商模式,以及将科技升维与消费洞察结合的集大成者。后续风向将如何变化,值得期待。
借助外媒发稿,DTC品牌可以快速获得品牌词与核心词的谷歌收录,提高SEO排名,促进销售转化。下方扫码咨询,了解优沃思传媒的独家投放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