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子首席执行官罗兰·布希(左)、德国总理弗里德里希·默茨(中)和德意志银行首席执行官克里斯蒂安·塞温(右)照片:Liesa Johannssen / 路透社
因此这是一场有计划的“搬家”,同时也能看出德国的需求:
• 汽车与交通13家:宝马、奔驰、大众等——缺电池、缺功率半导体;
• 能源与公用事业7家:RWE、E.ON 等——缺绿氢电解槽、缺储能;
• 工业与材料12家:巴斯夫等——缺关键原材料、缺数字工厂方案;
其余板块同样列出缺口:金融资本、医药研发、科技软件、消费零售。
而对于对中国制造而言,对于是否继续或者准备进入该市场,势必是一场必须在 2027 年前作答的“考题”。
-
财政补贴:先撒钱 欧盟 IPCEI 与德国《投资加速法》对电池、芯片、氢能项目最高补贴 40%,目的只有一个——把生产成本差距压到可接受范围。
-
安全审查:再设卡 默茨政府拟设“汽车产业安全审查委员会”,对 AI、电池、芯片合资实行“一票否决”,门槛从25%降到 10%,审查期最长延至7个月。
-
标准护城河:最后抬杆 德国 DIN 标准叠加欧盟绿色门槛,非欧企业须二次认证,上市周期被动拉长。
甜——补贴直接拉低资本性支出,争取2026年前产能集中落地。
• 出口配额:2025年起,动力电池、功率半导体在德国整车厂招标份额被强制压到50%以下
• 技术换市场窗口:愿意 50:50 合资、在德建厂,仍能用“技术+成本”换欧盟市场;否则只能转口东欧。
• 合规成本:安全审查平均延长6–12个月,尽调深度已等同美国 CFIUS(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
• 提前6个月启动安全审查预评估,用“合资+本地化+合规”提前通关。
• 关注《外国补贴条例》(FSR):单笔接受政府补贴超过4亿欧元即触发强制披露,公共采购必须事前申报。
【附】61 家完整名单(独家整理)
- 汽车与交通(13 家)
01 Airbus(民航客机龙头)
02 BMW(德系豪华车)
03 Bosch(汽车零部件巨头)
04 Daimler Truck(重型商用车)
05 Deutsche Lufthansa(德国国家航空)
06 Deutsche Post DHL(国际快递物流)
07 Flix(长途巴士/火车平台)
08 Isar Aerospace(商业火箭初创)
09 Mercedes-Benz Group(高端乘用车)
10 MTU Aero Engines(航空发动机)
11 Schaeffler(轴承与驱动)
12 Stellantis(多品牌汽车集团)
13 Volkswagen Group(大众集团含Porsche) - 能源与公用事业(7 家)
14 50Hertz Transmission(德东电网运营)
15 Amprion(德国输电骨干)
16 E.ON(综合能源集团)
17 Enpal(家用光伏租赁)
18 Marvel Fusion(激光核聚变)
19 RWE(传统+可再生能源)
20 Siemens Energy(燃气轮机与绿氢) - 工业与材料(12 家)
21 BASF(全球最大化工)
22 Beiersdorf(护肤消费品)
23 Covestro(高性能塑料)
24 Diehl(国防工业系统)
25 Goldbeck(预制建筑专家)
26 Heidelberg Materials(水泥建材巨头)
27 Henkel(粘合剂等)
28 Herrenknecht(隧道掘进机)
29 Lanxess(特种化学品)
30 Rheinmetall(军车与弹药)
31 Siemens(工业自动化)
32 Trumpf(激光机床设备) - 金融与投资(13 家)
33 Advent International(私募股权投资)
34 Allianz(欧洲保险龙头)
35 Apollo Global Management(私募与信贷投资)
36 BlackRock(全球最大资管)
37 Blackstone(私募地产巨头)
38 Commerzbank(德国商业银行)
39 CVC(老牌私募股权)
40 Deutsche Bank(德国投资银行)
41 Deutsche Börse(证交所运营商)
42 EQT Partners(北欧私募基金)
43 KfW(德国复兴信贷银行)
44 KKR(杠杆收购专家)
45 Temasek(淡马锡新加坡主权基金) - 医药与医疗(4 家)
46 Bayer(医药农化)
47 Boehringer Ingelheim(家族制药)
48 Roche(肿瘤诊断龙头)
49 Siemens Healthineers(医疗影像诊断) - 科技(半导体 / 通信 / 软件)(6 家)
50 Infineon(汽车半导体)
51 NVIDIA(AI 与图形芯片)
52 SAP(企业级云软件)
53 Deutsche Telekom(欧洲电信运营)
54 United Internet(宽带与云服务)
55 Axel Springer(媒体科技集团) - 消费与零售(8 家)
56 Otto Group(多渠道零售)
57 REWE Group(连锁超市+零售)
58 Deichmann(欧洲鞋类连锁)
59 Zalando(欧洲时尚电商)
60 Vonovia(住宅物业管理)
61 FGS Global(战略传播咨询)
参考新闻:
德国商报:https://www.handelsblatt.com/politik/deutschland/made-for-germany-diese-61-unternehmen-sind-teil-der-investitionsoffensive/10014307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