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Vine评论新政来袭!铺货、经销商也能合法获取评论了?

亚马逊Vine评论新政来袭!铺货、经销商也能合法获取评论了?

在亚马逊上做新品的卖家,最怕什么?不是没流量,而是“没评论”。

没有评论,就没有信任;没有信任,转化就悬了。尤其是做铺货、做DTC孵化的卖家,哪怕产品再好,0评论也注定折戟沉沙。

但最近,亚马逊悄悄送出一颗“定心丸”——Vine评论计划终于对“品牌授权经销商”放开了!

亚马逊Vine评论新政来袭!铺货、经销商也能合法获取评论了?

什么是新政策的重点?


过去,只有品牌备案账户能加入Vine,很多有实力的转销商、代理商干着急也没资格。

现在,只要你是品牌注册体系中的“注册代理”角色,也可以上车了!

这一次,亚马逊同步放开了九大站点,包括:

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日本、澳大利亚。

亚马逊Vine评论新政来袭!铺货、经销商也能合法获取评论了?

这意味着,只要你是品牌方授权的经销商,就能用Vine为你的新品积累高质量、官方背书的“绿标评论”——而且,这些评论对自然流量的影响越来越大

亚马逊Vine评论新政来袭!铺货、经销商也能合法获取评论了?

谁最适合抓住这个机会?


不是所有卖家都适合开Vine,但下面这几类一定要尽快用上:

0评论新品刚上架,没有历史、没有转化基础,急需冷启动。

不想刷单的中大卖不敢碰灰色区,就用Vine搞定第一批真实买家评论。

要做站外推广的DTC品牌高质量评论是信任的核心,能撬动INS、TikTok等站外流量。

品牌铺货型卖家被品牌方授权、上新品频率高的代理商。

亚马逊Vine评论新政来袭!铺货、经销商也能合法获取评论了?

转销商如何参与 Vine?

必须是FBA商品,且商品为全新品,评论数少于30条。
亚马逊Vine评论新政来袭!铺货、经销商也能合法获取评论了?

必须是专业卖家账户个体卖家不具备资格。

必须是品牌授权账号由品牌方在Brand Registry中添加为“注册代理”,并分配权限。

需具备正式授权文件并在商品页面标注信息(部分站点强制)。

目前除了澳大利亚站只限品牌方参与其他站点已全面开放。

亚马逊Vine评论新政来袭!铺货、经销商也能合法获取评论了?

费用和风险注意事项

虽然亚马逊对于每条评论可能会收取一定服务费用,但远比外部站外投放稳定,且Vine评论本身带有官方“绿标”加权,对转化率帮助非常明显。

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不能用中间商的授权必须是品牌直接授权。

授权书要标明Vine使用范围不然可能无法审核通过。

注意授权状态是否更新品牌方取消授权后平台会收回你的资格。

留好所有合规文件,如品牌授权书、采购合同、物流凭证等,平台抽查时48小时内必须提交。

如果担心参加VINE计划后的回评,有可能包含自然买手留的差评的话,那么就可以考虑参加定制VINE绿标的服务;

这样就能确保领取的VINE的评论都是五星好评了,更多关于亚马逊是否做定制VINE绿标的可以查看招单猫之前的文章:亚马逊定制VINE绿标好评,卖家到底要不要做?

今日分享

亚马逊21种反击恶搞方法

想要完整版的朋友,扫码添加下方客服领取

亚马逊Vine评论新政来袭!铺货、经销商也能合法获取评论了?

亚马逊Vine评论新政来袭!铺货、经销商也能合法获取评论了?

「版权提示」:信息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官方立场,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学习。如发现本站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 contact@glosellers.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如若转载请联系原出处。 「注意事项」:锦品出海(含网站、客户端等)所展示的商品/服务的标题、价格、详情等信息内容由实际供应商/服务商提供。如用户对商品/服务的标题、价格、详情等任何信息有任何疑问的,可直接同供应商/服务商沟通确认,其他问题,请向锦品出海客服咨询。因第三方供应商/服务商与用户因服务行为所发生的纠纷由第三方供应商/服务商与该用户自行处理或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并自行承担法律后果。锦品出海根据用户申请可参与相关协调调解工作,但不对纠纷事项及调解工作承担任何责任。
跨境资讯

撕掉“难用”标签,看ERP系统如何“直通”车间!

2025-7-22 10:00:40

跨境资讯

观察| 德国6310亿欧元“红包”已上桌: 留给中国制造的窄门

2025-7-23 21:31:25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