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不少卖家圈炸锅了。
亚马逊对Listing翻新的打击力度再次升级,一波操作猛如虎,不少人已经收到了警告信,甚至直接被封了账号!
一查数据更惊人——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因翻新违规被封号的卖家暴涨137%,其中六成以上的“工单滥用”警告都跟翻新操作有关。
更关键的是,大部分违规操作都和服务商脱不了干系,代操作占比高达68%,现在已经成了重点整治对象。
什么是Listing翻新?为什么这么多人中招?
简单说,所谓“Listing翻新”,就是把一个表现差的旧链接,通过改标题、换图片、合并ASIN等方式,包装成一个“新品”重新上架。
目的无非三点:
清掉差评,重新做人;
吃一波新品权重和流量红利;
快速拉排名,提升销量。
听起来是不是很诱人?
可惜亚马逊眼里,这是严重规避平台规则,属于明令禁止的违规操作。
再加上现在系统审核+人工巡查双轨并行,基本上很难混过去。
不少卖家以为小改动不会被抓,但其实平台记录的操作轨迹远比你想象中详细,过去24小时内频繁开Case、修改Listing信息,都是敏感行为,轻则警告,重则封店。
翻新操作到底怎么做的?现在为什么风险爆表?
目前市面上的“翻新套路”主要有两类:
1)库存重新包装,改头换面:
通过删除旧Listing,把滞销库存发回海外仓,换标重贴UPC,再新建ASIN重新入库,再让客服把库存映射到新ASIN。
2)后台合并属性,大改信息:
找客服开Case,把旧ASIN和新ASIN合并,或者频繁改动标题、品牌、主图等,试图用技术手段洗掉差评。
这些操作早期确实有人靠它赚到红利,但现在平台系统越来越智能,后台留痕机制早就能识别出大批异常数据操作。
尤其是“频繁提报修改”“7天内多次更换核心属性”“短时间多次开Case合并ASIN”等行为,几乎等于在系统面前高调“自首”。
被封的不只是账号,还有库存和资金链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因为翻新被封的账户中,有83%涉及“变体滥用”或“虚假信息”,平均损失高达50万美元以上。
尤其是一些不良服务商操作,可能在你不知情的情况下就完成了翻新流程,结果上线不到几天就被投诉“货不对板”,差评连连,账号瞬间中招。

翻新=高危操作,不改不行了
别再抱幻想了!亚马逊从去年10月推出“账户状态重复违规”新规后,处罚力度直线升级:
同一类型违规两次,直接永久封号;
部分严重违规(如虚假产品、知识产权侵权)一次就终身封号;
哪怕是“无影响”的标记,也可能被平台纳入追溯名单。
现在的亚马逊,已经不是靠小聪明就能赚钱的阶段了。
亚马逊内容创作者计划
想要完整版的朋友,扫码添加下方客服领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