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获客成本持续上涨的当下,一个品牌最容易纠结的问题就是:到底要把预算投在 Google Ads,还是 Meta Ads(Facebook/Instagram)?
两者都是全球级广告平台,但用户心态、投放逻辑、增长方式完全不同。选对平台,你的广告能像踩了油门一样往前冲;选错平台,你的预算可能全部“消失得无声无息”。这篇文章将用最直观的方式,让你一次理解两者差异,判断哪个平台更适合你的业务。

底层逻辑差异:搜索 vs 社交
用户在 Google 上做的,是主动寻找答案;
用户在 Facebook/Instagram 上做的,是被动接受内容。
这意味着两件事:
其一:Google 捕捉的是明确需求。
当用户搜索 “buy electric scooter” 或 “best tea set gift”,他其实已经带着目的而来,购买意愿清晰明确。广告在此时出现,更像是“帮助他做决定”。
其二:Meta 捕捉的是兴趣和情绪。
用户打开 Facebook,是为了放松、刷视频、看朋友近况。广告是一种“打断式信息”,只有足够吸引,才能让人停下手指。
于是,两者自然形成了不同的优势:
Google 更“利剑”,精准、果断;
Meta 更“撒网”,广泛、感性。

适用行业:谁更适合投哪里?
更适合 Google Ads 的行业:
1.B2B(机械设备、SaaS、外包服务)
2.本地服务(清洁、搬家、修理、美容)
3.明确需求类产品(监控设备、户外工具、办公设备)
4.高客单价行业(法律、医疗、教育咨询)
这些行业的共同特点是:用户会主动搜索,并且“搜索即需求”。
更适合 Meta Ads 的行业:
1.美妆护肤、服饰、饰品
2.家居小电器、生活方式类产品
3.礼品类、节日类产品
4.新品牌、新产品上市
5.强视觉展示的类目(室内用品、健身、美容)
一句话总结:理性产品找 Google,感性产品找 Meta。
成本对比:贵的精准 vs 便宜的量大
Google Ads 的点击成本普遍较高。关键词竞争激烈尤其考验预算,例如热门行业的 CPC 可能动辄 3 美元、5 美元甚至更高。但它带来的点击通常极为精准,用户带着真实需求来,转化率更稳定。
Meta Ads 的成本整体更低。无论是展示成本(CPM)还是点击成本(CPC),通常都比 Google 便宜不少。更重要的是,Meta 的算法扩量速度快,能低成本触达大量新用户。
但由于用户不是主动搜索意图,点击虽多,却并不一定强意愿,整体更依赖素材质量来提升转化。
总结可归纳为:
1.Google:精准但贵
2.Meta:便宜但量大
3.是否划算取决于行业与产品逻辑

两大平台的学习曲线有什么区别?
Google 的学习曲线更像“工程师型”。
理解关键词、否定词、搜索意图、转化链路,系统就会变得越来越稳。
Meta 的学习曲线则更像“创意型”。
你需要不断测试素材,视频脚本、画面节奏、开头 3 秒、镜头语言……
内容好,系统自然会给你流量。
简单说:Google 靠逻辑,Meta 靠审美。也因此,Meta 的波动会更明显,而 Google 的数据更容易达到长期稳定。
最强打法:双平台组合
成功的大多数品牌,都不是只投一个平台。最推荐的增长模型是:
1.Meta 做拓新
大量曝光 → 拉访问与兴趣
2.Google 做承接
用户看过你的广告后去搜索你的品牌或产品,成交率显著上升
3.Google + Meta 再营销共同做收割
拉回兴趣用户、提升最终购买
4.长期形成漏斗式流量池
陌生用户 → 认识你 → 对你感兴趣 → 最终购买

总结
如果你的业务更依赖用户主动搜索,优先选择 Google。如果你想快速起量、需要视觉拉动购买,优先选择 Meta。但真正想做长期增长的品牌,最稳定的策略始终是:Google + Meta 双平台配合,构建完整流量闭环。
LoveAd爱竞作为一家拥有16年经验的专业出海营销服务提供商,能提供海外平台全方位的营销理论支持和营销手段指导,如果您有更多广告投放相关问题或需要更多帮助,请联系LoveAd爱竞!
本文部分数据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