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是2019年的一个普通下午”,Chongker跨境负责人Larry回忆道,“我们的创始人得知朋友的爱宠去世了,想送一个与那只宠物一模一样的毛绒玩具作为纪念。”
看似简单的想法,执行起来却困难重重。他走访了十几家工厂,却没有一家能做出令人满意的效果——有的外形生硬,有的细节走样,根本无法还原宠物的真实形象。
“这不仅是一个产品问题,更是一个被忽视的巨大需求。”这位清华毕业的理工男敏锐地意识到,在情感消费和宠物经济双双升温的背景下,解决做不好和做不像这两大痛点,蕴藏着巨大的商机。
于是,他毅然辞去汽车公司的高薪工作,自建工厂,亲自投身这个细分市场。Chongker品牌由此诞生。


品牌初创时,Chongker专注于为客户定制已故宠物的毛绒玩偶。通过在社交媒体分享温情故事,品牌迅速积累了早期关注。
然而,定制业务很快遇到瓶颈——“国内消费者对’像不像’的要求极高,既要神似又要形似,难以规模化。”Larry解释道。
团队决定从定制转向标准化,基于市场洞察和宠物受欢迎程度的数据分析,推出了首款高仿真猫咪玩偶——布偶猫。这款产品一经推出,销量便十分火爆,让团队意识到高仿真动物玩偶拥有更广阔的市场潜力。

2021年初,创始人敏锐地判断,中国品牌走向世界是一个必然趋势,更重要的是,海外用户在宠物和情感消费上的需求,比国内要大得多。
带着这个想法,他去考察了海外的电商渠道,发现两个关键现象:

相关产品的市场需求尚未被充分激发

海外缺乏具备批量化交付能力的高品质供应方
“市面上的同类产品大多由独立艺术家手工制作,精致却难以规模化。”。Larry说,“我们看到了一个绝佳的机会——仿真宠物玩具这个产品,正好切中了宠物和毛绒玩具两个巨大的市场。”

2021年6月Chongker入驻亚马逊,迈出了品牌全球化的关键一步。在Larry看来,选择亚马逊理由很明确:

用户基数庞大:它自带海量流量,不用从零开始找客户

物流优势明显:FBA的交付能力够强,可以帮助解决跨境物流难题

启动门槛适中:对新品牌来说,亚马逊提供了相对高效的入场方式

Chongker的成功,首先源于对用户需求的深度洞察。

Chongker注意到,在海外,独居老年人群体的规模庞大,他们对情感陪伴的需求远高于年轻人。然而,饲养真实宠物对他们而言存在诸多风险与不便。
尤其对阿尔茨海默症患者而言,这种陪伴的需求更为强烈。在美国,高昂的护工费用让许多家庭压力巨大,相比之下,仿真宠物能唤起他们的温暖记忆,产生安抚作用。如果产品具备抚摸与声音反馈功能,那么可以带来近似真实的互动体验,给予患者强烈的安全感与慰藉。
Larry 说: “我们敏锐捕捉到这类被忽视的情感空白,并将”陪伴”转化为可被感知、可被购买的产品。”


Chongker在亚马逊上的第一款爆品同样源于对消费者的深刻洞察。2021年8、9月份,Larry观察到当时在美国,加重毯非常流行,消费者认为重量可以舒缓压力和焦虑。他迅速抓住了这一市场认知,立即开发了一批在内部填充了加重材料的仿真宠物,并空运至美国仓库。
“这款产品的重量最初设定为2公斤, 拿在手中的分量感非常显著。” Larry回忆道,尽管加重款比普通款贵了10美金,但一上架便出乎意料地大受欢迎,首批两三百只的测试订单迅速售罄。
Larry表示:“美国消费者觉得重量能带来安全感,是典型的文化差异。想要真正洞察海外消费者,就必须深入理解当地文化。”

一个新品牌想要站稳脚跟,必须内外兼修。Chongker的成功正是源于此:对内,将产品主义贯彻到底;对外,则以独特的打法高效链接用户。

Chongker的产品之所以能脱颖而出,核心在于其对”仿真”的极致追求和为此建立起的高技术壁垒。

工艺与材质的革新:为了实现1:1的逼真效果,Chongker从源头就放弃了毛绒玩具行业的通用材料。所有毛料都需根据不同动物的特征,在服装厂进行专门定制,成本远高于常规毛料。
“我们率先用硅胶材质替代传统刺绣制作脚掌,大幅提升了产品的真实触感与整体质感。”Larry展示了一只布偶猫玩偶,它的脚垫柔软而富有弹性,“这种创新为我们赢得了大量好评。”

严苛的品控标准:Larry提到,尽管毛绒玩具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但Chongker的生产标准远高于行业平均。
“我们将3C数码行业的精密质检理念引入生产线,让玩具制造也有了‘工程级’标准。”Larry解释道,“传统玩具中常见的”眼睛不齐”、”鼻子歪”等问题,在Chongker这里零容忍。
所有工人必须经过系统培训,并设置了初检、复检、出库检等多重流程,确保每一只产品都达到极高的一致性与精确度。

这种投入最直接的回报,体现在了用户的口碑和极低的退货率上。在Chongker的亚马逊店铺中,消费者好评屡见不鲜:
“我的悲伤和悲痛立刻有所改善”、
“它是破碎心灵的创可贴”。



在美国站,一位名叫 April 的顾客是 Chongker 的忠实支持者,她几乎购买了品牌的每一款产品。后来,Chongker 邀请她为陪伴产品取名,她提议用自己爱宠的名字——Percy。于是,“Percy 系列”由此诞生,象征着 Chongker 与用户之间真挚而长久的情感连结。

Chongker支持者April
在Larry看来,“高客单价产品必然伴随着漫长的决策周期,因此进行长期品牌建设和注重消费者的感受非常重要。”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判断的正确性。对于高客单价、非刚需的产品来说,高退货率几乎是常态。然而Chongker的退货率长期稳定在3%—5%之间,与品类均值持平,这在同类高客单价品牌中,是一个相当出色的表现。

对于一个高客单价、缺乏品牌认知的新兴品类而言,想要快速冷启动并不容易。Chongker选择跳出传统电商的“关键词—市场—选品”逻辑,转而采用“人群—关键词—产品”的逆向策略。

先定义用户画像:精准刻画出早期种子用户的画像——受过良好教育、有一定经济实力、并习惯在亚马逊购物的美国老年白人女性。

再反推用户行为:基于这一画像,他们开始推测这类人群的搜索习惯和需求场景,从中挖掘潜在关键词。

最后精准推送:不再广泛地竞争市场大词,而是通过各种方式将产品与推测出的关键词相关联,主动将产品“送”到最有可能购买的核心用户面前,实现了从‘人找货’到‘货找人’的精准推送。
当Chongker完成了从0到1的成长,亚马逊卖家成长服务成为助推其从1到100的催化剂。通过官方专属顾问提供的数据分析,Chongker发现50美金是玩具市场的价格分水岭。为此,团队特意开发了50-70美金的入门款产品,成功扩大了市场份额。在大促期间,官方专属顾问总会及时提醒提报节点,并帮助Chongker更高效地利用付费资源,让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在这些因素的共同推动下,Chongker今年的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一倍。预计通过后续努力,全年营收将会有更大增长。
“有求必应,尽心尽力;卖家挚友,品牌贵人。” Larry用这简短而有力的十六个字,道出了他对亚马逊卖家成长服务的全部感受与极高评价。

当被问及未来时,Larry表示Chongker的故事不会止步于高仿真,后续将探索AI仿生宠物,并计划拓展到亚马逊中东站与澳洲站。
Larry建议新卖家:“现在是品牌出海的好时机,海外市场的需求远超想象,尤其是在情感价值等细分领域,仍有大量机会。”而对于如何把握机会,他的答案则很质朴:“对于中国品牌而言,与亚马逊同行,依然是最高效稳健的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