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你好呀,我是Kevin。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Meta增长实验室.
今天想和你聊聊:2025年,Facebook广告到底该怎么投?
经常有刚入行的小伙伴问我:Kevin,现在的广告有没有什么必爆的打法?
说实话,我也不知道,我也必须诚实地告诉你:这个世界上没有一劳永逸的“神技”。
特别是到了2025年,算法在变,市场在变。但我发现,有些底层的逻辑和朴素的执行细节是永远不会过时的。
真正让用户停下来不划走的关键,是直接与他们的思维模式对话。怎么做呢?一个最好的办法是你多亲自使用你自己所推广的产品,去感受那些真实的痛点。比如你推广的是ebike,经常骑一下你推广的产品,感受一下速度传感器和扭矩传感器的区别,去真实的体验产品,使用产品。
了解用户的痛点,打痛点,多亲自使用你自己所推广的产品。
根据我们2025年的调查,大多数营销人员定位受众人群的方式分别是:基本人口统计信息(35.5%)。购物习惯(34.6%)。过往购买记录(32%)。兴趣爱好(29%)。只有19.7% 的营销人员能够了解受众的痛点,所以这是你展现自身优势,实现最佳广告定位的机会。更重要的是,通过直接与他们的思维模式对话,你可以确保你的广告感觉不那么像推销,而更像是一种解决方案。这才是让人们停下来不滑动屏幕的关键。
有些品类太卷了,和运营沟通,设计产品推广层级,用你的低价引流款去拉新客,去打竞品。在配合长期的复购,利润款,配件提升整体的客单价。将你的产品功能定位为解决方案,不要过度的营销。
要想让Facebook广告奏效,需要付出多少努力。真正的问题不应该是我们是否有足够的预算投入Facebook?而应该是我们是否有能力持续地创作、迭代和测试广告?投放Facebook广告的关键不在于找到一条完美的广告,而在于建立一个系统,通过不断尝试,不断的找出一条条的win的广告。这就需要设计流程,定期测试创意。跟踪并比较结果。调整受众人群的目标定位。不需要每次都从头开始迭代,每次测试投放都是在之前投放的基础上做迭代升级。搭建一个广告测试投放的系统:Facebook广告很少是一劳永逸的。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不是某一条素材,而是你是否有能力建立一个系统:持续创作、测试、记录、复盘,扩量放大。
这个asc还是很智能的,虽然有时候会跑飞了,跑偏了。设置好国家地区,其他的通跑吧,多给素材,多测试素材。但是为了稳妥起见,可以50%的预算跑asc广告,剩下50%的预算正常测试测试受众。
有些时候,独立站到了一定的阶段,需要更多的新用户,可以在广告投放中,在广告组层级,排除过往购物人群,考虑排除访问过网站的人,目的是拉新人群。(根据网站情况 广告情况,一般是不排除的)。
产品多,或者是旧的广告账户,建议还是可以继续测试DPA的。
刚刚开始投放创建广告,保持广告账户的简洁,后续在不断的新增广告组,新增广告,在原有的广告系列内做调整。
是的,思路很简洁,听起来也很简单吧,做,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小预算测试(30美金起步 50美金 60美金也行),看你的预算情况了,测试出win广告,在单独拎出来扩量。
我入行做Facebook广告投放的时候,我主管就是这样教我的,使用组预算,更加的可控。很经典的投放方法,也很有效果。
1个广告系列多个组,每个组对应2条或者是3条广告。使用广告组预算。这个投放方法挺吃素材的,也需要时间看广告数据。
或者是通过设置自动规则,来设置特定时间段多花费20-30%的预算。
多看看竞品,竞品是最好的老师,多花费一些时间在素材的创意上,给Facebook广告算法想要的素材,因为精准定位是有限的。真正吸引眼球、促使人们采取行动的是你的创意——信息、亮点、视觉效果、氛围。我们是需要不断的创作出值得观看,最好还能值得分享的内容优质的图片,视频。这就是为什么创意疲劳是真实存在的。即使是优秀的广告,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失去吸引力。你需要源源不断地提供新鲜、引人入胜的内容,这些内容要符合受众的心态和他们所处的时刻。我们首先采用数据驱动的方法。尝试不同的广告创意、信息传递给不同的受众群体,优化你的广告活动。然后利用这些数据来迭代和完善你的广告策略。如果你在Facebook广告创意上投入的很多的时间和精力,那么你就错失了最重要的杠杆。
将 Facebook 广告与内容营销相结合。投放Facebook 广告并不意味着你应该停止创作有用的、相关的内容——事实上,两者结合使用效果更好。有时候呢,我们的潜在的客户还没有准备好购买,我们不能用直接的销售信息吓跑他们,而是提供一些有用的内容,产品的场景,解答他们的疑问,解决信任问题。之前一位营销专家说:首先,我们提供的信息能够解答与目标受众客户旅程相关的情感和逻辑问题。
加大视频广告的预算投放,尤其是reels版位。根据我的经验,那些倾向于制作简短、引人入胜的视频的客户,往往能获得更高的互动率和更低的每次点击成本。以下是我观察到的一些效果最佳的做法——适用于我可能与之互动的客户和内容:控制在30秒以内。尽早抓住机会——前三秒钟效果最佳。使用字幕,以便与那些没有声音的人进行交流。每个视频只讲一个简单的概念。长视频,可以考虑将较长的内容重新剪辑成短视频,发布到 Facebook上。还有一点,你的视频不需要制作得非常精良。事实上,幕后花絮式的视频内容往往效果更好,因为它更真实。无论如何,都要力求讲好一个故事。人们能与故事产生情感共鸣。
合创广告,和 和你产品品牌调性产品相关行性的kol/koc/素人合作
与与你的品牌价值观相符的影响者合作。凭借我多年的Facebook广告投放经验,网红广告可以增加传统广告无法获得的真实感。根据一些研究机构的调研结果。事实上,如果消费者信任的kol/koc分享了你的产品,那么63%的消费者更有可能购买。接下来更有意思了。根据我们2025年对营销人员的调查:仅有14%的公司表示在其整体营销策略中使用了网红营销.88% 的人计划在2025年对网红的投资与之前持平或更高。24%的人认为网红是营销行业最大的变革之一。
voc,用户最真实的评价,做广告文案也是很棒的。多看看广告帖子下面的评论,或者是产品的评论,丢给ai,让ai总结用户对产品的评价。或者是人工手动筛选,寻找让人眼前一亮的评价,用于Facebook广告投放文案,效果很不错的。
有了流量,怎么转化呢?这就需要设计诱人的Offer(优惠)和合理的漏斗,流程的购物流程,丝滑的发起结账页面,丰富的付款方式。等等
这个请运营做活动策划了,人家更专业,要相信专业的运营能力。
facebook广告端,可以使用灵活广告来测试哪个角度/优惠在单个广告素材中效果最佳。
允许您在广告图片上添加徽章——展示品牌独特卖点,例如“免费送货”您还可以将其设置为显示优惠和促销活动。
当用户与您的广告互动(点击或添加到购物车)时,他们会看到不同的广告创意。
在Facebook广告策略中添加广告顺序是持续从广告中获得销售额的最佳方法。
利用赠品和竞赛活动,在策划社交媒体营销活动时发现,Facebook广告投放不是全部投放销量转化的,部分预算也可以投放一起其他类型的广告。当你提供高价值奖品来提升品牌知名度,从长远来看,这能为我的转化漏斗带来更多潜在客户,最终获得回报。
Facebook广告很少是‘一劳永逸’的策略,我们每天早晚需要持续的不断的监控、调整预算、更新创意和受众人群,作为一名广告投手,就是出门旅行也要带上电脑的,移动办公。为了保持facebook广告系列的有效性,你需要不断测试、学习和改进。一切皆可检验。积极测试新的营销渠道和形式变得更加重要。这意味着尝试新想法并关注内容趋势至关重要。这样做,你就不会只是在广告表现不佳时被动应对了,而是会积极主动寻找保持领先地位的方法。不要只是投放广告然后听天由命,而是“测试不同的版本,然后扩大效果最好的版本。
可惜这一点 我做的也好差,也没有做好。很多时候都是在日常的看广告,看数据,没有坚持做好记录。后续需要做文档形式的记录了。
原因:GA4 只是简单地将来自 Meta 广告的所有流量标记为“自然社交流量”,而且 Meta 控制面板(目前)还没有针对购买者旅程的内置归因功能——这正是您需要这些 Facebook 报告策略的原因。
如何为你的 Facebook 广告创建更好的归因模型?
为所有您发送的商店链接(无论在 Facebook 内外)添加唯一的“媒介”和“来源”UTM 参数——例如,对于所有通过 Messenger 发送的链接,添加“utmsource=messenger&utmmedium=organic”(广告管理工具会自动将 UTM 参数分配给广告素材)——这样做有助于在 GA4 和广告管理工具控制面板中更好地生成报告。
Facebook移动端端广告。提到Facebook广告,我首先想到的就是移动广告的巨大潜力。大多数欧美社交媒体用户更喜欢用智能手机而不是台式电脑。根据统计数据显示,62%的千禧一代和80%的Z世代主要使用手机搜索他们想要的东西。这意味着您的广告、着陆页和结账流程需要加载速度快、在小屏幕上看起来很棒,并且从上到下都适合拇指操作。
Facebook广告投放方法,策略有很多。关键是执行力,和那一种方法有效果,就用那个,对a品类测试有效果的方法,用在b品类,可能就失效了,比如 roas,投放某些品类很有效果,投放另外一个品类就没效果了。不要听天由命,去建立属于你自己的测试、记录、复盘系统。07
「版权提示」:信息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官方立场,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学习。如发现本站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 contact@glosellers.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如若转载请联系原出处。 「注意事项」:锦品出海(含网站、客户端等)所展示的商品/服务的标题、价格、详情等信息内容由实际供应商/服务商提供。如用户对商品/服务的标题、价格、详情等任何信息有任何疑问的,可直接同供应商/服务商沟通确认,其他问题,请向锦品出海客服咨询。因第三方供应商/服务商与用户因服务行为所发生的纠纷由第三方供应商/服务商与该用户自行处理或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并自行承担法律后果。锦品出海根据用户申请可参与相关协调调解工作,但不对纠纷事项及调解工作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