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广告 “点赞”按钮的秘密:它给广告投手的5个颠覆性启示

大家好,我是Kevin。
我做了6年多的Facebook广告,花费过上百万美金的年花费。和所有投手一样,我的日常工作就是盯着CPM、CTR、CPA…以及那个小小的蓝色拇指——“点赞”。
我们想尽办法让用户“点赞”,我们把“点赞数”作为衡量素材和品牌受欢迎程度的指标。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这个精妙的设计,是扎克伯格和Facebook的天才之举。
但今天,我想分享一个可能颠覆你认知的事实:我们都搞错了。
“点赞”按钮的发明,比我们想象的要偶然得多。而扎克伯格本人,甚至曾多年反对这个功能。
最近我读到一篇文章《点“赞”的前世今生与创新启示》,其中一位作者(鲍勃·古德森)恰好就是“点赞”按钮的早期构思者。这个故事,对我这个广告老兵的震撼非常大。
它揭示了创新的真正本质。这对于我们这些在跨境电商红海中挣扎,试图在选品、广告和运营上“创新”的卖家和投手来说,意义非凡。
 

01 | “点赞”按钮的“前世”:一场集体的“意外”

我们总以为,伟大的创新来自于一个“天才时刻”。但“点赞”按钮的诞生,更像是一场集体的意外。
故事要回到2005年,比Facebook使用“赞”早了整整四年。
当时,文章的作者鲍勃·古德森(Bob Goodson)是点评网站Yelp的第一名员工。他们遇到了一个非常具体、非常琐碎的运营问题:如何激励用户无偿写评论?
Yelp团队猜想,也许“积极反馈”可以激励作者。于是,鲍勃画了一张草图,原型就是一个“竖起大拇指”的按钮。
然而,这个方案在当时被pass了。
创始团队认为,用户喜欢一条评论的理由各不相同。于是,他们最终上线了三个按钮:有用 (Useful)、有趣 (Fun)和酷 (Cool)。
虽然鲍勃的草图被雪藏了,但Yelp的这三个按钮依然是伟大的贡献。它证明了“社会认可”确实可以驱动用户参与——这是今天所有社交媒体的“燃料”。
事实上,在Yelp之前,这个想法早已“漂浮在空气中”:
2000年,一个叫Hot or Not(火辣或不辣)的网站,允许用户对照片评分,它的关键创新是“无须刷新页面”就能反馈,消除了摩擦。
90年代末,TiVo录像机的遥控器上,就有了实体的“大拇指朝上”(顶)和“大拇指朝下”(踩)的按钮。
Digg、Xanga等早期平台,也都在探索类似的功能。
你看,根本没有所谓的“发明者”。创新是分布式的,是许多团队为了解决各自面前的小问题,不约而同(或相互启发)地走向了同一个方向。
 

02 | 扎克伯格的“犹豫”:Facebook如何“捡到”这个千亿级创新?

最精彩的部分来了。
既然这个功能这么棒,为什么Facebook直到2009年才推出?
答案令人震惊:CEO扎克伯格,在长达数年的时间里,多次否决了引入“点赞”按钮的提议。
他的理由和我们现在优化师的想法很像:他担心这个“轻量级”的按钮,会减少更有价值的互动(比如评论)。他担心用户“点赞”后就划走了,导致整体参与度下降。
直到一家名为FriendFeed的公司(它的“赞”功能很成功)出现,扎克伯格才松了口气。
Facebook做了什么?他们收购了FriendFeed。
2009年,Facebook终于推出了“点赞”按钮,并立即获得了病毒式的成功。随后,YouTube、Twitter(现在的X)等几乎所有平台都迅速跟进。
Facebook不是“发明者”,它是最成功的“集大成者”和“推广者”。它把一个已经被市场(FriendFeed)验证过的功能,应用到了自己庞大的流量池中,并把它变成了互联网的基础设施。
 

03 | 颠覆认知的5大启示:广告投手如何真正“创新”?

这个故事,完全颠覆了“天才CEO高瞻瞩,设计完美蓝图”的神话。
这给我们广告投手,带来了5个极其实用的启示:
启示一:盯住你的“异常数据”,而不是“平均值” (警惕意外)
Yelp的创新,来自于他们注意到了两个“异常用户”(凯文和斯特拉)在疯狂地写评论。他们没有看平均数,而是去研究“为什么这两个人这么反常?”
对投手的启示: 别只看大盘的平均CPA或CTR。去扒拉你的广告数据:
是哪一条素材的CTR意外高出了平均值2倍?
是哪一个受众的CPA意外低到离谱?
为什么那个你最不看好的“丑”素材,转化率反而最高? 这些“异常点”和“意外”,才是你下一个爆款素材的起点。
启示二:别搞“大规划”,先做MVP (循序渐进)
Yelp的团队,不是想“发明一个价值2500亿美元的社交媒体产业”。他们只是想解决一个卑微的目标:怎么让用户多写几条评论?
对投手的启示: 停止空想“我要策划一场完美的Q4大促。
你的“点赞”按钮是什么?是那个能让你“多卖一单”的最小改动。
先用3个素材测一下市场 (MVP)。
先解决“让用户能顺畅付款”这一个小问题。 宏伟的目标,是在解决无数个小问题之后,“循序渐进”演化出来的。
启示三:创新是“抄”出来的(社会化学习) (埋葬孤胆英雄)
Facebook最终采用了“点赞”,不是因为扎克伯格闭门造车,而是因为他们看到了FriendFeed的成功。
对投手的启示: (我们把话讲得直白一点)不要脸红,创新很多时候就是“社会化学习”——说白了就是“抄”。
你的竞争对手在用什么素材?
他们的独立站详情页是怎么布局的?
他们是如何处理评论区的?Facebook都在“借鉴”对手,你为什么不呢?当然,我们不是让你1:1去抄,而是去借鉴、融合、并超越他们。
启示四:必须给“试错”留足预算和空间
如果Facebook的管理主义“铁板一块”,扎克伯格的“反对”会扼杀所有尝试。幸运的是,FriendFeed在外部替他完成了测试。
对投手的启示: 如果你的广告预算100%都花在了“已经验证过的老素材”上,你永远不可能找到下一个爆款。
你必须在你的预算和精力中,划出10%-20%作为“试错区”。
这个区就是用来“不一致”的,用来测试那些你老板(甚至你自己)都觉得“不靠谱”的新创意、新受众、新文案。
允许这些测试失败。没有这些失败,就没有创新。
启示五:用“进化思维”取代“计划思维” (转变思维模式)
谷歌的创始人最开始也没想做搜索引擎广告,他们只是想解决“网页排序”的技术问题。
对投手的启示: 不要把你的“旺季销售计划”当成圣旨。它只是一个“假设”。
计划思维:“我的计划是A,我必须执行A。”
进化思维:“我的假设是A,我用100美金去测试A。如果数据告诉我B更好,我立即转向B。作为投手,我们的核心能力不是“制定计划”,而是“根据数据,快速进化。
 

0总结:别再迷信“顶层设计”,先跑起来再说。

作为一名广告优化师,我深知“点赞”按钮的力量。它驱动了互动,喂养了算法,决定了我们广告的生死。
但今天,它教会了我更重要的一课:
我们这个facebook广告投放行业的本质,就不是“顶层设计”,而是“迭代进化”。
没有哪个投手能100%预言爆款。我们的工作,和Yelp的鲍勃·古德森一样,是面对一堆混乱的现实,提出一个假设(比如一个“竖起大拇指”的按钮),然后扔到市场上去测试。
它可能会被否决,可能会失败。但没关系。
只要你跑起来,去测试,去观察数据,去快速迭代——总有一天,你会“意外地”找到属于你自己的那个,价值千亿的“点赞”按钮。
别再空想了,马上去开个测试组吧。

「版权提示」:信息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官方立场,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学习。如发现本站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 contact@glosellers.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如若转载请联系原出处。 「注意事项」:锦品出海(含网站、客户端等)所展示的商品/服务的标题、价格、详情等信息内容由实际供应商/服务商提供。如用户对商品/服务的标题、价格、详情等任何信息有任何疑问的,可直接同供应商/服务商沟通确认,其他问题,请向锦品出海客服咨询。因第三方供应商/服务商与用户因服务行为所发生的纠纷由第三方供应商/服务商与该用户自行处理或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并自行承担法律后果。锦品出海根据用户申请可参与相关协调调解工作,但不对纠纷事项及调解工作承担任何责任。
品牌营销

2026年,搞钱机会在哪?

2025-11-8 17:00:24

品牌营销平台动态

橘朵 CEO:在 TikTok 拓全球,从东南亚到北美做 “好且持久” 的美妆生意

2025-11-10 12:01:08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