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外影响力持续提升登上Q3 BrandOS榜单
这,就是爱旭股份Aiko Solar。
2025年的光伏行业,正站在一次深刻转向的节点上。价格战、产能过剩、利润骤降,让整个赛道陷入“越卷越亏”的恶性循环。
但在行业集体“回血”艰难的时刻,却有一家企业逆势突围——爱旭股份。这家以BC(背接触)电池技术闻名的光伏企业,成为2025年第一家在主产业链实现单季度扭亏为盈的企业,并在9月的TaiyangNews全球光伏组件效率榜中稳居榜首。
同时,凭借其在海外市场的持续增长与品牌影响力的提升,爱旭也登上了由OneSight与中国国际跨国公司促进会(CICPMC)联合发布的2025Q3《BrandOS出海品牌社媒影响力榜单》新能源榜单,成为“反内卷”浪潮中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品牌样本。

过去三年,光伏行业经历了从繁荣到冰点的剧烈震荡。自“双碳”战略提出以来,行业资本蜂拥而入,硅料、电池、组件环节全面扩产。
据国金证券研报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多晶硅在投产+在建产能高达376万吨,而市场需求仅为一半。价格由2022年超30万元/吨的高位跌至2024年不足3万元/吨——直接跌破成本线。产能过剩与价格战叠加,让行业陷入普遍亏损。
转折出现在2025年夏季。工信部、发改委、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委密集出台“反内卷”政策,明确要求打击低价倾销、遏制无序扩产,推动落后产能退出。

*图片来源:行行查数据库
政策的落地令行业“止血”迹象初现。硅料、硅片、电池、组件价格在三季度均出现回升,多晶硅期货价格自6月以来上涨超过50%。产业链信心回暖,A股光伏板块自6月以来连续反弹六个月,成为2025年资本市场最受关注的“回温赛道”之一。
但在整体行业仍处调整期的背景下,爱旭的“回血”尤为引人注目。
2025年上半年,爱旭虽录得归母净亏损1.7亿–2.8亿元,但二季度单季实现净利润0.2–1.3亿元,成为首家率先扭亏为盈的主产业链企业。
这一反转的核心,在于其早在行业疯狂扩产TOPCon电池时,坚定押注差异化技术路线——ABC(All Back Contact,全背接触)电池。这一技术不仅在转换效率上持续领先,也带来了更高的产品溢价与品牌认知度。9月TaiyangNews榜单中,爱旭的量产组件再次以全球最高效率登顶,稳居榜首位置,成为光伏技术路线转型的标志性企业。

“随着销售结构优化、海外市场占比加大,全年经营情况有信心大幅改善。”爱旭股份高级副总裁夏恒亮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目前,爱旭已建成覆盖全球七大区域的本地化运营体系,除北美外,各地区部均配备本地团队,区域员工占比超过70%。公司计划未来海外销售占比提升至65%,其中欧洲市场的BC组件市占率目标为30%。这意味着爱旭的增长动力在海外市场,而在海外市场,品牌影响力的提升正是推动力之一。
光伏行业的下一场竞争,已从产能比拼转向品牌塑造。过去,出海企业更多依赖价格红利与政府补贴打开市场;而如今,国际市场的竞争逻辑已全面升级——客户看重的不再是“谁更便宜”,而是谁更可靠、更具品牌影响力。爱旭的战略转向恰逢其时。
其一,是技术壁垒形成品牌差异化的核心支点。
BC技术让组件表面无栅线、外观更简洁,符合欧洲高端住宅与建筑一体化(BIPV)市场审美需求。通过这一技术,爱旭不仅获得了更高的终端溢价,还强化了其在欧洲高端分布式市场的“高效能+高审美”品牌形象。

*通过OneSight营销云后台我们可以看到,爱旭股份注重在帖子中强调其“低衰减、全黑的时尚外观”,与欧洲消费者对性能和审美的双重需求相匹配
其二,是品牌出海的系统化布局。
爱旭并未止步于产品出口,而是通过在欧洲、中东、亚太等七大区域设立本地化团队,实现从销售到服务的全链条落地。这种以“在地化”为核心的品牌全球化策略,不仅提升了响应速度,也让品牌更接近客户需求。在德国、荷兰等地,爱旭产品正与本地分销商及安装商联合推广,形成“技术+设计”双向驱动的市场认知。

通过OneSight营销云我们可以看到爱旭股份在Q3的社交媒体主页中常用的高频hashtag,其中关注合作伙伴的#InstallerCommunity(安装社区)和#InstallerStory(安装故事)也都有非常丰富的内容。


其三,是以可持续品牌理念引领行业价值重塑。
面对“内卷”与同质化,爱旭正在以“绿色、科技、美学”的三重品牌内核,重构光伏出海叙事:既是能源技术输出者,也是绿色生活方式的倡导者。这类品牌叙事的转变,正是中国光伏企业走向全球品牌的关键一步——从制造品牌到文化品牌的跃迁。
在全球“净零”目标驱动下,爱旭的突围不仅是企业个体的反转,也折射出整个行业从“拼价格”到“拼品牌”的结构性转型。当“高质量发展”成为共识,“差异化竞争”与“品牌价值”将成为中国光伏企业出海的主旋律。未来几年,像爱旭这样以技术创新为根基、以品牌塑造为核心的企业,将成为全球光伏赛道上最具韧性的力量。
光伏的“反内卷”,不是一场价格战的结束,而是一场价值竞争的开始。当低价不再是唯一通行证,中国光伏企业需要学会以品牌的方式讲述技术,以文化的方式定义创新。
爱旭的故事,也是这种转变的缩影——从单点突围到体系突破,从制造优势到品牌势能,中国新能源品牌的出海之路,正在走向新的高度。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OneSight 还会深度解读榜单中的亮点品牌和营销案例,欢迎大家持续关注。
OneSight [一网互通 (北京) 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海量全球社交媒体大数据和强大的数据、内容中台,以全球社交媒体数据营销管理平台OneSight营销云为核心,服务中国企业全球化战略需求。
OneSight 实施全面“ AI+”战略,以独创的 OneAI 智能系统,赋能中国品牌出海,释放海量数据价值,带动中国出海品牌实现海外社交媒体营销的升级和跨越;以便捷的 SaaS 化一站式服务,成熟的全行业解决方案,实现中国品牌在海外的高效传播和有效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