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圣节顶流揭晓:从Labubu和《K-pop猎魔女团》看文化出海重点

万圣节顶流揭晓:从Labubu和《K-pop猎魔女团》看文化出海重点

2025 万圣节即将到来,Google 发布的“Frightgeist 万圣节搜索榜”再次成为全球文化风向的缩影。榜单中有两个名字格外引人注目:一个是源自中国设计师龙家昇的潮玩形象 Labubu,另一个是索尼推出的、以韩流叙事为主的动画电影《K-Pop猎魔女团(K-Pop Demon Hunters)》

万圣节顶流揭晓:从Labubu和《K-pop猎魔女团》看文化出海重点

前者以毛绒、呆萌的形象稳居北美宠物与儿童服装搜索榜前列,成为“可爱”“治愈”的象征;后者则凭借韩流偶像题材和流行叙事,一跃成为北美最受欢迎的万圣节角色灵感。两者的共同出现,不只是亚洲文化的又一次集体出圈,更在提醒我们:文化全球化的舞台上,谁能精准地传递自己的语义,谁才能真正被理解、被喜爱。

万圣节顶流揭晓:从Labubu和《K-pop猎魔女团》看文化出海重点

*一位粉丝自制的《K-Pop猎魔女团》主题的Labubu,获得了近18万点赞

 

一、Labubu 的成功:从小众猎奇到日常的情绪共振

Labubu 的走红在某种程度上延续了中国原创设计的一个核心特征——它的情绪温度高于文化门槛。

万圣节顶流揭晓:从Labubu和《K-pop猎魔女团》看文化出海重点

在最初的潮玩圈中,Labubu 是带点“怪诞”的角色,代表着孤独、幻想与自我治愈;而到了北美,它被重新解读为“毛茸茸的可爱生物”,成为宠物装、儿童服装、甚至妆容灵感的一部分。这种变化不是误读,而是一种再创造。

Labubu 成功的关键在于,它放弃了“异域符号”的强调,而是以视觉与情绪为沟通语言。它没有标签化地告诉观众“我来自哪里”,(但是有明确的背景故事表明设计灵感来自北欧精灵)而是用形象本身去唤起共情。当一个文化符号可以被全球用户自然使用、自由转译,它便不再是猎奇对象,而成为一种日常存在。

万圣节顶流揭晓:从Labubu和《K-pop猎魔女团》看文化出海重点

对于中国品牌来说,这一点极具启发意义。真正能跨越文化边界的内容,不是强调差异的,而是能够被情绪共鸣重新定义的。Labubu 的故事告诉我们,文化的全球传播不是去证明“我是中国的”,而是让世界在使用和喜欢中自然地理解“这正是来自中国的”。

 

二、《K-Pop猎魔女团》的两面:叙事成功与文化模糊

与 Labubu 的视觉传播不同,《K-Pop猎魔女团》的出圈是叙事力量的体现。这部影片以“女团成员化身猎魔战士”的设定,将韩流文化的舞台能量与好莱坞叙事体系结合,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共鸣。它提供了一个看似完美的文化出海样本:既保留亚洲元素,又兼顾国际语法。

万圣节顶流揭晓:从Labubu和《K-pop猎魔女团》看文化出海重点

但越是完美的故事,越需要警惕它背后的结构。影片中的泡面、紫菜包饭、泡菜等符号强化了韩国文化的辨识度,这是刻意的;然而,与此同时,偃月刀、中国结、中医馆等显然源自中国文化的元素,却被包装在所谓的“韩式奇幻风”之中。

万圣节顶流揭晓:从Labubu和《K-pop猎魔女团》看文化出海重点

当这些符号混杂地出现在银幕上,海外观众往往无法分辨它们的真正来源。久而久之,中国文化被误读为“泛亚洲风格”,而这种“模糊化的借用”正在悄悄改变全球的文化认知结构。

这正是中国品牌需要看清的部分。《K-Pop猎魔女团》的成功提醒我们,一个国家的文化输出如果缺乏话语主动权,就容易被他人借用、再包装,最终形成“由他人讲述的我们”。文化出海的目标从来不只是曝光度,而是理解度——被世界看见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被世界正确地理解,是更高层次的竞争。

同样的逻辑,也适用于我们自身的创作。当中国品牌在海外创意中引用他国文化时,如果缺乏敬意与理解,也会陷入相同的挪用风险。文化全球化并不意味着谁都能自由拼贴一切,而是意味着要在交流中保持清醒——既尊重他者,也维护自我。

 

 

三、从单点爆红到体系建设:文化出海的主导权

Labubu 的热度并非一时。过去几年中,它通过潮玩联名、时尚跨界、美妆合作,持续在年轻群体中保持活力。它的成功,是“创意 + 社群 + 内容”长期结合的结果。

万圣节顶流揭晓:从Labubu和《K-pop猎魔女团》看文化出海重点

相比之下,《K-Pop猎魔女团》的背后是索尼和Netflix的全球娱乐网络——电影、音乐、衍生品、流媒体一体化的工业体系。这意味着文化出海早已不再是“作品层面的成功”,而是系统性竞争。

万圣节顶流揭晓:从Labubu和《K-pop猎魔女团》看文化出海重点

对中国品牌而言,这一转变尤为关键。单一爆款的故事正在减少,真正的竞争在于是否拥有长期叙事力。

我们不仅要创造角色,还要创造语境;不仅要追求流量,更要积累文化资本。Labubu 的成功是因为它已经成功融入了全球消费者的情感生活,而《K-Pop猎魔女团》的成功则在于它背后有完整的叙事机器。两者的结合,构成了文化全球化的新公式——要有可复用的符号,也要有能持续讲述的故事。

如果中国品牌想在全球舞台上形成持续的文化影响力,就必须从“被动被看见”走向“主动被理解”,并在这个过程中建立属于自己的叙事体系。这既是一场创意竞争,也是一场文化主权的竞争。

 

结语

 

Labubu 的陪伴感和情绪价值与《K-pop猎魔女团》的舞台能量,都代表了亚洲文化在全球舞台上的新存在感。但在这股热潮中,我们也必须意识到:文化的传播不止关乎流行,更关乎定义。

中国品牌在出海过程中,需要的不仅是好看的符号和能传播的内容,而是有意识地去建立自己的文化坐标。

当别人用我们的元素去讲他们的故事时,我们就必须学会反问:那我们的故事,由谁来讲?只有当创作者与品牌真正具备“自我表达”的能力,中国文化和中国品牌的全球化才不只是一场热闹,而是一场真正的叙事崛起。

OneSight [一网互通 (北京) 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海量全球社交媒体大数据和强大的数据、内容中台,以全球社交媒体数据营销管理平台OneSight营销云为核心,服务中国企业全球化战略需求。

 

OneSight 实施全面“ AI+”战略,以独创的 OneAI 智能系统,赋能中国品牌出海,释放海量数据价值,带动中国出海品牌实现海外社交媒体营销的升级和跨越;以便捷的 SaaS 化一站式服务,成熟的全行业解决方案,实现中国品牌在海外的高效传播和有效增长。

万圣节顶流揭晓:从Labubu和《K-pop猎魔女团》看文化出海重点

「版权提示」:信息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官方立场,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学习。如发现本站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 contact@glosellers.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如若转载请联系原出处。 「注意事项」:锦品出海(含网站、客户端等)所展示的商品/服务的标题、价格、详情等信息内容由实际供应商/服务商提供。如用户对商品/服务的标题、价格、详情等任何信息有任何疑问的,可直接同供应商/服务商沟通确认,其他问题,请向锦品出海客服咨询。因第三方供应商/服务商与用户因服务行为所发生的纠纷由第三方供应商/服务商与该用户自行处理或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并自行承担法律后果。锦品出海根据用户申请可参与相关协调调解工作,但不对纠纷事项及调解工作承担任何责任。
品牌营销

年销破亿、用户40万+,深圳这一品牌如何成为E-bike出海隐形冠军?

2025-10-15 17:43:07

品牌营销

Google Shopping Ads 全攻略:让你的产品在搜索结果中脱颖而出!

2025-10-16 13:57:24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