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跨境电商业务中,亚马逊卖家们一直面临着复杂的入库流程和成本核算问题。以往,卖家需要手动拆分查询费用、对比不同入库方案的成本,不仅繁琐还容易出错。
不过,好消息来了!亚马逊近日对“发送至亚马逊”(Send to Amazon,即STA) 入仓流程进行了关键优化升级。新增的入库总费用估算和查看“亚马逊优化的货件拆分”资格功能,能够帮助卖家在创建货件时直观对比不同入库方案的费用,大幅简化决策流程。
其实,在亚马逊官方正式发布详细说明之前,许多卖家在创建货件时就已经注意到页面上新增了一个 “Estimated shipping cost(预估运费)” 功能。这不禁让卖家心生疑惑:难道又要新增一笔开支?不过,经过向亚马逊经理询问后,大家才松了一口气,原来只是虚惊一场。

亚马逊经理解释称,这是SEND计划中的预估运费,仅用于参考,非实际收取费用。它是按SEND费率卡(亚马逊跨境承运伙伴计划的费率表)计算出的运费估算值,目的是帮助卖家对比不同入库配置的物流成本,从而选择最经济的运输方案。SEND计划旨在助力卖家从中国高效经济地将货物运至亚马逊全球运营中心,其运输方式灵活,定价透明,运费报价包含多项费用。
亚马逊入库新功能介绍
01 新增入库总费用估算
功能位置:在创建货件的Send to Amazon第二步中,新增了入库总成本预估功能。
功能作用:每个入库选项直接显示预估总成本,包括入库配置费+预估的头程运费。
数据基于:
•FBA入库配置服务费:美西、美中、美东的费用有所不同。
•预估运费(不包括关税和其他税费):基于Amazon SEND承运商费率卡,结合商品尺寸和发货日期估算的起始运费,仅供比较不同配置选项的总成本(配置费+运费),不会被实际收取。
功能优势:
•一键整合费用:无需拆分查询,总成本直观呈现,快速对比不同方案的性价比。
•决策提效:减少人工核算与跨平台操作,同步考量成本与时效,轻松选择最优入仓策略。

图源:亚马逊全球开店公众号
以往,卖家需要从STA查看美西、美中、美东各仓库的预计入库配置费,再向货代咨询运费报价,手动加总费用后对比决策,流程繁琐且容易出错。
02 新增查看“亚马逊优化的货件拆分”资格
功能位置:在创建货件的第一步选择发货数量和装箱方式时,系统会提示是否符合“亚马逊优化的货件拆分”入库选项条件,不符可直接调整,无需反复操作。
资格条件:每件商品(SKU)至少包含5个相同的纸箱或托拍,每个纸箱或托拍必须包含相同的每件商品数量及商品组合。
功能优势:
•豁免入库配置费:符合资格的卖家可以选择“亚马逊优化的货件拆分”入库选项,豁免入库配置费,从而降低总成本。
•提升入仓灵活性:卖家可以在创建货件的第一步直观了解是否符合该选项条件,若不符合可直接调整发货数量和装箱方式,无需反复操作,大大提升了入仓的灵活性与操作效率。
•优化入仓策略:为卖家提供了更多的入仓优化空间,帮助卖家根据自身货件情况灵活调整,以达到更经济高效的入仓效果。
以往,卖家只能在创建货件的第二步查看是否符合免费条件,不符则需返回第一步重新调整发货数量和装箱方式。
常见问题解答
Q1 是否会新增收费?
答:不会。入库总费用估算功能仅用于参考,帮助卖家提前预估入库的总成本,这不是一个新增收费,不会产生额外费用。
Q2 实际费用如何收取?
答:货件费用以货件最终收费为准,创建货件结束时会显示预计总费用,包含预计的预处理费、贴标费、入库配置费和运费(如果选择亚马逊合作承运人,需点击“接受确认费用和确认发货”才可进入下一步)。注意,入库配置费用为预计费用,实际收费会以货件被签收45天后的实际入库情况收取。

图源:亚马逊全球开店公众号
总之,亚马逊此次功能升级为卖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一键预估入库总成本,让费用一目了然;“亚马逊优化的货件拆分”资格的提前提示,让入仓更灵活高效。旺季来临,卖家们可以借助这些新工具,精准把控成本,提升运营效率,轻松应对挑战,开启智能入仓的新篇章。
END
内容来源自网络,由锦品出海编辑整理汇总,其目的在于收集传播行业新闻资讯,锦品出海不具备任何原创保护和所有权,也不对其真实性、可靠性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