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黑五前夕,一封来自 United States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的最后通牒砸下来,对卖家们来说,无疑重重敲响了警钟 —— 所有在 Amazon 上销售的商品必须明确标注“原产国/原产地 (COO)” + 卖家身份 + 零件美国制造比例等信息,否则可能面临下架、账号受限甚至封号风险。
这意味着,所谓“黑五冲量 + 合规走量”的黄金窗口里,多了一道门槛 — 新规已正式对所有卖家生效,任何拖延都可能葬送整个旺季。
以下是对这次合规风暴的拆解,以及你必须立即执行的 4 步!

这次新规到底要求什么?
根据国会信函 + 媒体报道,Amazon 被要求在 2025年11月28日 (黑五前) 完成以下要求:
所有商品页面必须清晰标注原产国 (Country of Origin, COO)
对于涉及复杂供应链或零配件来自多个国家的商品,要按“最后实质性转变国家/地区”判定原产地,也就是最终加工/组装完成国。
在 2025年12月15日前,还要向国会提交“整改方案 + 合规声明”,说明平台如何落实产地信息标注 + 卖家身份披露机制。

部分商品还需额外披露“美国制造零件比例 + 卖家是否为美国实体或外国实体”。
简而言之,以后不管你的商品来自哪里——中国、东南亚、土耳其,哪怕你的供应链很复杂,都必须照实标明“Made in XXX”,不能模糊、不允许偷懒。

这波风暴不是 Amazon 自己说改就改,而是 政策层面强加给平台的义务。
背后的逻辑并不简单,主要体现在两点:
美国国内政治 / 国家安全背景
国会这次明确指出,不仅要标产地,还要明确卖家身份 (美国实体 / 外国实体)、零件是否美国制造。
此举不只是为了消费者知情权,更涉及供应链透明度 + 对潜在“对手国家商品”的审查。
监管趋势 + 合规压力越来越严
从 2025 年开始,Amazon 加快 global compliance 步伐——不仅是原产地,之前对实验室检测、安全认证、合规资质等审核也同步加强。

对卖家而言,这意味着“过去能蒙混过关”的玩法正在被全面清理。
换句话说,这不是一次“建议补充信息”的小调整,而是 Amazon 整个平台被迫“全面合规化”的标志 — 这波不配合,风险太大。

现在不动,后果比你想得严重
上架商品被系统隐藏或下架
商品搜索权重被降,流量自然骤降
无法参加折扣、广告计划,直接失去流量入口
多次违规,可能被账号限制或封号

有公开数据称,仅 2024 年,就有一批卖家因为违规商品/信息不全被封号。
这意味着,对中国卖家来说,无论你货源合法与否,这一下不规范,可能直接断网。

动手指南!怎么快速完成产地信息补充 + 合规审核
建议立即按下面步骤操作,把“坑”补上,稳住旺季:
|
|
|
|---|---|
| 1. 导出 SKU 列表 |
|
| 2. 补全 COO 信息 |
|
| 3. 批量上传 / 手动更新 |
|
| 4. 检查卖家身份 & 零件来源说明 |
|
| 5. 上传整改说明 (如需要) |
|
建议 别拖:越早补、错漏越少。
旺季时候平台审核工作量大,不排除系统延迟识别或漏报,越早补越保险。

今年黑五,对不少卖家来说本来是冲单大促,可这次原产地合规风暴,让“冲销量”变成“冲合规 + 冲销量”。
合规不只是为了不封号,也是为了稳定运营、守住账号健康、避免在旺季中摔跟头。

如果你现在还没检查 SKU,别等了——建议立刻打开后台,走一遍流程,把“坑”补上。毕竟,当所有人忙着抢销量的时候,你守好了规则,才有机会真正抢到订单。
亚马逊最新翻新实操教程
想要完整版的朋友,扫码添加下方客服领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