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三个月,亚马逊对平台卖家的合规审查动作一波接一波,美国、欧洲、日本站点几乎同时掀起“合规风暴”。
从刷单测评、账号关联到关键词滥用,违规范围全方位收紧,封号下架已成高频词。
其中,关键词违规尤为“重灾区”,不少卖家因为产品Listing里出现敏感词而被判违规,轻则下架、重则封店。
敏感词已成触发封号高危区
过去,卖家还习惯用堆砌关键词的方法博流量,如运动鞋类Listing里夹带“手机壳”,家具清洁剂里混进“发动机清洗”等跨类目词汇。
如今这些操作在亚马逊算法眼里都是“违规信号”,一旦触发系统扫描,封店几乎秒到。
侵权表述也是高频雷区,比如擅自使用品牌名、未授权商标描述或对比竞品时提到他人品牌。
很多人没意识到,“HULA HOOP(呼啦圈)”“Frisbee(飞盘)”这类看似通用词汇其实早被注册成商标,误用同样算侵权。
最新高频敏感词清单(重点规避)
亚马逊通过“算法+人工复核”双重机制批量扫描Listing的标题、五点描述、A+页面、后台Search Terms,以下几类词极易触发违规:
未官宣产品关联词:如iPhone 17、for upcoming iPhone等(苹果未官宣前用这些词属于虚假宣传)
注册商标词:HULA HOOP、Frisbee、Tetris、off-white、snore stopper
营销敏感词:Gift、Free、Warranty、折扣、返现、促销等
平台关联词:Prime、亚马逊、推荐、最佳、选择
物流类词:清关、FedEx、包邮、配送快等
认证/标准类词:FDA、EPA、FCC、ISO、官方认证等
绝对化与保证词:100%有效、终身使用、全额退款、无条件保证等
医疗与服务类词:防病毒、禁用、24h内回复等
评价相关词:review、feedback、rating
第一人称代词:我们、我们的、Our等(容易被误解为平台口吻)
卖家该怎么做?
清理无关或侵权词汇:删除跨类目词、未授权品牌词。
建立定期合规复查机制:至少每季度自查一次,新品上架前先跑敏感词检测再发布。
对于亚马逊卖家来说,合规不仅仅是账号安全的“底线”,更是能否稳稳跑旺季的“护身符”。
今年平台动作频繁,敏感词成“第一高危区”。与其等系统封号,不如现在主动排雷,才能守住流量和利润。
2025最新亚马逊敏感词大全
想要完整版的朋友,扫码添加下方客服领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