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一轮严查,违者直接下架
一些欧洲站点卖家反馈,自今年9月初至今,他们陆续收到了亚马逊的审核通知,要求卖家在9月17日前提交供应链相关证明材料,否则将被视为商品违规。
这次整顿主要针对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以及英国等市场,涉及三星、戴森、佳能、飞利浦、惠普、索尼、微软和松下等科技电子品牌的销售。

卖家需要提交制造商或授权批发商的原始发票,以及供应商的完整公司信息,包括公司名称、电话号码、地址、电子邮件地址和网站等,文件上传格式可选择PDF、JPG、PNG或GIF,以确保货品来源真实可靠。
发票开具时间:180天内。
发票商品数量:每张发票至少要覆盖100件商品。
发票完整性:数据务必清晰可见,除定价信息外,其他信息不得有任何涂改。
供应商信息:必须提供供应商完整的公司信息及联系方式。
文件格式:PDF、JPG、PNG或GIF格式。
亚马逊还特别强调,在最终期限前,已上架的商品均可正常销售,但禁止上传新库存。若逾期上传资料或文件不全,可能会面临商品被强制下架或不得再次上架同类型商品的处罚,剩余库存也将被销毁或捐赠。
敏感词自查很重要
除此之外,亚马逊还加大了对敏感词的检测。
①被冠上“Best”、“Top”、“100%”的可能被认为是虚假宣传,最好排除绝对化用语;
②在非商品品牌的listing中提到了别的品牌名,有可能触发商标侵权,例如最近iPhone17上线后不少卖家以iPhone17为噱头做出的衍生物,若写上“适配iPhone17”就涉嫌商标侵权和虚假宣传;
③不能未经授权使用注册商标或通用词商标。如TWS、HULA HOOP等;
④不能使用平台关联词,如“亚马逊平台推荐”,容易被判断为借平台名义营销;
⑤不能使用第一人称代词,亚马逊官方认为商家使用“我们的”一类第一人称代词会被买家解读为亚马逊平台官方意见,因此最好避免。

为了不被现在日渐严格的亚马逊因防不胜防的违规词直接下架链接造成损失,我们建议卖家先全面排查listing,包括但不限于商品图片中出现的词语,如果确定有违规,马上下架商品,并提交 “行动计划书”,说明违规原因、整改措施及预防方案。
若是FBA卖家,还需优先判断库存状态,若Listing整改周期短(1-3天可恢复),可暂时保留 FBA 库存,待链接恢复后直接上架销售。若违规整改周期长(超过 1 周),及时移除仓库库存,以避免出现错过促销旺季还要支付仓储费带来的巨大损失。
避免下架,建立信誉
持续稳定的商品展示与销售,是品牌在欧洲市场建立认知的核心基础。年末的黑色星期五、圣诞节购物季,以及春季一些特定节日相关的促销时段,这些时期消费者购物热情高涨,平台流量呈爆发式增长。若商品在此期间因管控问题被下架,卖家将直接错过这一销售高峰,损失大量潜在订单与收入,原本可借助旺季实现的业绩增长与库存去化计划也将泡汤。
若因合规疏漏错失旺季与发展机遇,后续再想追回市场份额,将需要付出数倍的成本与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