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一项重磅政策落地!
最近很多卖家群都在传一个消息——“使用FBA的中国卖家,要给美国缴联邦所得税了!”
这可把不少人吓得不轻:“我一年挣个几十万刀,不得被税务局盯上?”“是不是得赶紧关店跑路?”
其实,事情没你想得那么夸张,但也不能掉以轻心。今天我们就来系统拆解这个“税务风波”的来龙去脉。
你听说的ECI,不等于你就要交税
大家都知道,美国国税局(IRS)对外国企业的征税规则中,有个关键词叫 ECI(有效关联收入)。
只要你在美国境内开展“贸易或业务”,那相关收入就可能被定义为ECI,理论上要缴税。
那问题来了——我们FBA卖家把货发到美国仓库,通过亚马逊把货卖给美国买家,这是不是ECI?
业内普遍观点是:是的,这符合ECI的定义。
不过!根据中美之间的税收协定,仅仅构成ECI还不够,如果没有构成“PE”(Permanent Establishment,常设机构),美国税务局也不能对你开刀。
什么是PE?你的FBA构不构成?
这就是核心关键了:你用FBA发货,算不算你“在美国设立了常设机构”?
税收协定明确指出:
临时仓储、派送服务这些,不算PE;
亚马逊是独立服务商,不是你在美国的雇员或附属公司;
货物的所有权始终在你手里,你随时可以移仓或销毁。
所以从目前普遍解读看,使用FBA仓储发货的中国卖家,大概率不会构成PE,也就不用缴美国所得税。
不构成PE=完全没风险?
比如你长期压大量库存在美国;
或者你在美国设有本地运营人员;
又或者你和亚马逊之间有非常规合作协议(比如长期租赁仓储资源、代运营模式等)。
这些情况就需要更具体地去分析,是否会被认定为构成PE。
运营建议:合规为上,留好证据
针对这波风声,我们给出以下几个建议:
不用慌,也别忽视
主流FBA模式暂不涉及纳税义务,但卖家应保持关注税务新动向。
保留好合同与操作记录
包括FBA服务协议、物流发货单、销毁/移仓记录等,能证明你只是用亚马逊作为第三方仓储。
如有定制化合作,应做税务咨询
如果你的运营模式与普通卖家不同,建议找专业税务顾问提前规划。
总结而言,使用亚马逊FBA仓库,并不意味着就要向美国交税。
只要你的模式没触发“常设机构”的红线,就不用担心这笔税单找上门。
大卖全面解析亚马逊运营套路
想要完整版的朋友,扫码添加下方客服领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