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包裹都要交税的日子,真的来了!
欧盟各国财长在11月13日达成协议,决定取消价值低于150欧元进口包裹的关税免税政策,并将原计划2028年的实施时间提前至2026年初。
这意味着,两年后所有进入欧盟的商品,无论价值高低,均需缴纳关税与增值税,同时每件包裹额外征收约2欧元“清关处理费”。

01
欧盟取消150欧元免税额
这一决定,来得比预期更迅猛!
原本计划2028年实施的政策,一下子提前了两年,欧洲委员会声明指出:此举是为了应对“电子商务的指数级增长”和大量低价值包裹从国外涌入的状况。

每个进口包裹将额外收取约2欧元的处理费用,用于支付清关与检验成本,预计2026年4月生效。
02
为什么这么着急?
欧盟为何如此急切地改变实施了多年的政策?答案很简单:欧盟扛不住了!
根据欧盟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欧盟进口150欧元以下的包裹总量依然高达46亿件,较2023年增长了一倍,其中高达65%的小包裹存在被低估价值以逃避关税的情况。


⭕大量小额包裹存在两大“原罪”:
规避欧盟产品安全标准:许多商品未经严格的安全检测,不符合欧盟产品安全标准
低价竞争的不公:通过免征关税政策,这些商品获得了比欧盟本土企业的相对低廉的成本,存在“不公平竞争优势”
说白了,就是欧盟既想保护本土商家,又想从这巨大的电商蛋糕里,分一杯羹。
03
挑战之下,跨境卖家如何破局?
新规对中国跨境电商卖家的直接冲击是显而易见的:成本结构将被彻底重塑!
依赖于 “极致低价、小包裹、高频次” 模式的平台和卖家,将面临最严峻的挑战,在这种新税务结构下,传统的价格优势将大幅削弱。

▼ 物流效率面临挑战
新规实施后,每一件包裹都需完成完整的清关流程,这将显著增加海关部门的工作负荷。在政策执行初期,跨境物流时效可能受到较大影响,卖家需为可能的延误做好预案。
▼ 成本结构重新调整
对于主营低价商品的跨境卖家而言,新增的固定清关处理费将直接改变其成本模型。以售价10欧元的商品为例,2欧元的处理费意味着成本直接增加20%。这要求卖家必须重新评估产品定价策略和盈利模式。
⭕但是,Temu、Shein上的东西加了税就没优势了吗?
那倒也未必!
同样一款家居服,西班牙本地电商卖25欧,中国卖家加税后可能也就12欧,价格优势仍在,只是不再“离谱”。竞争的核心,正从单纯的价格战,转向综合体验与性价比的比拼。
两大关键应对策略
优先走“本地仓发货”
优先布局核心销售市场(如德国),通过租赁或共享第三方海外仓,优化本地库存管理与发货链路,完善的海外仓体系不仅可降低单件包裹清关处理成本至0.5欧元,更能依托“一国仓储、多国配送”机制压缩仓储成本。
合规使用IOSS申报,规避二次征税
结合欧盟最新申报要求,企业需重点把握三项合规要点:
-
确保IOSS编号与订单号唯一绑定,实现全链路可追溯
-
申报价值与平台售价、付款凭证的偏差控制在5%以内,保证数据一致性
-
精准匹配商品类目与对应税号,混装包裹需单独标注高税率商品信息
欧盟此项新政,无疑将压缩低价模式的生存空间,推动行业从野蛮生长走向规范发展。建议广大卖家尽早着手,优化供应链布局,提升合规运营能力,方能在变化的市场中行稳致远。

安美始终以“美国中大件仓配专家”为企业定位,在全美拥有10座自营海外仓,分布于洛杉矶、新泽西、亚特兰大、萨凡纳、纽约、休斯顿等多个城市,总面积超220万平方英尺,日处理订单量超20万单,专注于为卖家提供专业的中大件清关、仓储、一件代发、退换货、分销等一站式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