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
如果你是亚马逊卖家,一定经历过这样的困境:明明产品质量不错,利润却被压得越来越低。你想过涨价,但涨价后排名瞬间下滑;你也试过坚守价格,然而销量直线下降。其实,这不是你的问题,而是全球供应链重塑下的必然结果。
今天Scrumball将从成本竞争的真相出发,帮助你理解——低价不是商家选择,而是生态必然,以及如何在这场竞争中活得更聪明。
01 产品同质化时代,定价权已经转移
全球化供应链运作到今天,最大的变化是什么?就是产品不再是稀缺品,而是充分竞争品。你能想到的任何商品类目,从小家电到服装配饰,亚马逊上都有成百上千个相似产品。消费者不再为品牌买单,而是为性价比买单。
这个趋势背后的推手是中国制造所具备的强大成本优势。中国卖家能够以远低于欧美本土品牌的价格,提供质量相当甚至更优的产品。这个优势存在着严重的不对等性——你的对手来自深圳、义乌、杭州他们的产业链已然优化了二十年,采购成本能够比你低30%到50%。当成本优势赫然在目,竞争的逻辑便转化为一场悄无声息的成本战争。
图源:Amazon haul官网
市场参与者也越来越理性,品牌方意识到:与其被动降价应对竞争,不如主动以低价建立市场份额壁垒。低价尽管利润微薄,却能迅速地占领用户的心智,建立起市场的防线,阻止新的进入者。
这就是为什么你看到的大多数爆款商品,都是走低价路线的——不是因为它们更赚钱,而是因为它们活得更久。
02 FBA成本透明化,让定价空间被无情压缩
如果说中国制造成本低是客观事实,那么亚马逊的成本结构就是最后一根稻草。例如,当你选择使用FBA物流时,就意味着要承担仓储费、配送费、退货处理费等一系列隐性成本。这些费用每年都在上涨,而且对小卖家的压力最大。
以一件商品为例,中国工厂的出厂价是100元,运到亚马逊仓库后加上各项费用成本接近150元。要是你想保持相对合理的利润率,那最终零售价得定在215元左右。可现实呢?你的竞争对手早就把同样的商品标到160元甚至更低了。
图源:Amazon FBA流程图
有经验的卖家都知道一个秘密:低价商品反而能通过规模效应降低单位成本。卖出一百件商品和卖出一万件商品,FBA的单位物流成本能差两倍。所以那些敢于降价的卖家,反而能通过销量弥补利润损失。这就形成了一个死循环——越便宜越好卖,越好卖越能摊薄成本,越能摊薄成本就越敢降价。
03 季节性波动和滞销品,强制卖家进入低价漩涡
还有一个现实因素往往被忽视:亚马逊市场的季节性,以及突发性需求的变化。新品推出时,你可能定价较高;但倘若销量不如预期,库存积压,那就成了梦魇。这时候你有两个选择,要么长期占用资金,以及承担仓储成本;要么迅速降价、清货。
很多卖家会选择后者,因为亚马逊的长期仓储费会让一个不动销的商品成本直线上升。大促季节过后,更是滞销品的噩梦。一件原定价为100元的商品,如果在仓库里放三个月没有销量,各项费用加起来可能已经高于售价。被迫降价变成了理性选择,而非无奈之举。
久而久之,卖家就形成了一种”低价心态”——习惯性地以低价作为销售的第一反应。这不是因为他们想不到其他办法,而是因为在这个生态里,低价就是最有效的办法。
结语:
低价是必然,但绝不是永恒!真正聪明的卖家,把低价阶段视为数据积累期和品牌建设期。他们用低价搭配网红营销的模式换取销量、评价和市场反馈,同时优化产品质量和服务。
推荐一个Scrumball专为亚马逊商家设计的插件——Scrumball lite。用户可以搜索任何亚马逊产品,该插件会自动推荐三位推广过类似产品的网红,展示相关的网红视频内容,通过AI 驱动的推荐功能确保最佳匹配,旨在提升用户购物体验并增加流量。当积累足够的品牌资产后,再逐步提升价格空间,从”价格竞争”升级到”品牌竞争”。
图源:Scrumball Lite插件
低价不是选择,而是亚马逊全球竞争生态下的必然结果。与其对抗市场,不如学会在市场规则中舞蹈。
★ Scrumball是一站式全球网红营销SaaS系统,帮助电商企业一键寻找全球知名网红、建立联系,并且进行管理网红数据,达成品牌建立与高效合作的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