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正值Temu黑五大促预热阶段,卖家们都在忙着备货、报名、调价与上新的冲刺阶段。
然而,近期平台一则关于“计划对欧洲地区的玩具管控进行升级”的消息,在行业内炸开了锅。
这记 “突然袭击”,给本就紧张的大促筹备蒙上阴影。

图源:Unsplash
01
据Temu内部买手消息,为提升儿童玩具商品合规性,平台近期正在着手收紧对玩具类商品的管控。
核心要求主要有以下两点:
• 店铺保证金上涨:拟上调至3万人民币;
• 检测报告要求进一步规范:仅认可特定权威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
平台认可检测机构如下(后续或将根据政策动态调整):天祥(Intertek)、必维(Bureau Veritas)、通标(SGS)、南德(TÜV SÜD)、 莱茵(TÜV Rheinland)、欧陆(Eurofins)、美国保险商实验室(UL Solutions)、启迈(QIMA)等。
最新合规要求适用站点:德国、法国、荷兰、芬兰、比利时、奥地利、丹麦、挪威、瑞士和列支敦士登等欧洲国家/地区。
据了解,上述消息仅为内部预告,官方尚未正式发布通知,具体实施时间待定。卖家需留意,未来适用站点和认可检测机构范围不排除进一步扩大的可能,一切以Temu官方通知为准。

图源:Temu内部买手
02
此次看似突然的政策调整,实则是在欧盟监管高压下的必然结果,是Temu的“合规自救”。
长期以来,Temu在欧洲的玩具安全问题一直受到关注。
2023年底,欧洲玩具工业协会(TIE)随机购买了Temu上19款玩具进行检测,其中18款产品未达欧盟安全标准,合格率仅5%。
2024年,德国、法国、荷兰等国监管机构几乎每月都会通报Temu上的玩具产品存在安全隐患。
2025年7月28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初步认定,Temu未能采取充分措施防止非法产品销售,违反了《数字服务法》(DSA)。
欧盟委员会在声明中指出:“有证据表明,欧盟消费者在该平台上遇到非法产品的风险很高。具体而言,欧盟委员会进行的一项神秘购物调查分析发现,在Temu上购物的消费者很有可能在商品中发现不合规的产品,如婴儿玩具和小型电子产品。”
欧盟委员会明确强调,如果这一初步认定最终证实,Temu可能面临最高达其全球年收入6%的罚款,并被责令采取措施解决违规问题。

图源:欧盟委员会
正是在这种监管压力下,Temu不得不倒逼自身采取强力整改措施:
• 提高保证金,既能在账面上提升合规门槛,也能在出现违规时提供资金保障。
• 限定权威检测机构,则能从源头严格把控产品安全,有效减少合规风险。
玩具类目的整顿或许只是开端。业内人士分析,未来所有涉及安全标准、认证门槛或欧盟监管风险的品类,如婴童用品、小家电、厨房器具等,都有可能被陆续纳入类似的严格新规。

图源:Unsplash
03
眼下正值Temu黑五大促活动的预热期,大量货品已经或正在运往欧洲海外仓。详见文章>>《51天超长黑五大促!Temu卖家如何打好这场“持久攻坚战”?》
此次管控升级,将对玩具类卖家构成成本与时效的双重考验:
• 利润空间被压缩:3万元保证金的占用,加上权威机构高昂的检测费用,无疑挤压了利润空间。中小卖家将面临“筹措资金”或“涨价”的两难选择。
• 断货风险增加:权威检测通常需要15-30天的周期,未及时备齐资质的卖家可能面临大促期间的断货风险。
但危机中也藏着转机,平台对前期抽检合格产品或有豁免,手握爆款的卖家可优先核查现有资质,积极争取缓冲期。
破局的关键在于“合规先行,备货精准”:
• 短期应对:立即盘点现有产品资质,尽快联系检测机构咨询价格和周期,提前做好准备,避免影响黑五产品销售;备货时可参考历史数据预留弹性库存,并通过海外仓模式来缩短履约周期。
• 长期规划:若欧洲市场风险和成本过高,可考虑将部分精力转向东南亚等新兴市场,或拓展其他安全合规风险较低的产品类目,减少对高风险品类的依赖。
如今的黑五战场,比拼的早已不止价格,合规能力正在成为准入门槛。此次玩具管控升级虽让卖家承压,但也在加速行业洗牌。唯有快速响应、精准应对,才能在这场年终大促中站稳脚跟。
END
内容来源自网络,由锦品出海编辑整理汇总,其目的在于收集传播行业新闻资讯,锦品出海不具备任何原创保护和所有权,也不对其真实性、可靠性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