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0月25日,智利正式实施新的增值税政策,取消价值41美元以下进口包裹的免税待遇,并要求0-500美元的跨境直发订单由买家预缴19%的进口增值税。这一举措不仅是智利本土税收体系的重要变革,更是 2025 年全球跨境税收政策收紧浪潮中拉美市场的关键一环。
MFCompliance
新规核心内容
- 此前41美元以下的包裹免征增值税,新规实施后所有跨境商品均需缴纳19%增值税。
- 价值500美元以上的商品,除增值税外还需缴纳6%的关税。
- 平台代缴:若卖家或平台在销售过程中完成税款缴纳,清关时无需额外手续,包裹可快速放行。
- 买家预缴:若通过未注册平台购买,买家需在清关时自行缴纳增值税,可能导致清关延迟。
此前价值41-500美元的包裹需同时缴纳增值税和关税,新规后仅需缴纳增值税,无需支付进口税。

自今年5月美国宣布正式取消对中国小额包裹的免关税政策以来,全球多国都开始对跨境包裹提出征收税款改革方案

图源:雨果跨境
欧盟紧随其后。7月起,欧盟取消了150欧元以下商品的免税额度,所有进口商品无论价值高低,都要缴纳15%-27%的增值税。更关键的是,欧盟还推出差异化处理费制度——从境外直邮的包裹每件需额外缴2欧元,而从本地仓发货仅需0.5欧元。这无疑是向企业发出明确信号:要么本地化,要么被边缘化。
同时,欧盟已宣布2028年起强制实施IOSS注册制度,未合规企业将被直接阻断清关。时间表已设,倒计时已开始。另外,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纷纷行动:小额包裹免税政策陆续取消,甚至加征固定海关费用。表面上“税率不高”,但叠加数量庞大的包裹基数,对跨境卖家而言,这就是一场“隐形加税”。
在拉美市场,监管收紧趋势显著:墨西哥对中国进口商品平均关税从 19% 上调至 33.5%,鞋类等部分品类税率更高,同时复杂化清关与报税流程;巴西2024 年取消 50 美元以下进口商品免税政策,征收 20% 关税,2025 年部分州又将跨境商品流通税率从 17% 提至 20%,后续还将推进 “世纪税改” 调整征税机制。英国、日本也已公开讨论降低免税门槛、取消免税豁免的立法草案。显然,全球范围内的税改“多米诺效应”正在加速蔓延。
全球税收收紧的趋势仍将持续,未来或有更多国家加入税改阵营,小额包裹的免税政策正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跨境企业将面临成本显著攀升、价格优势弱化等挑战。此外,当前跨境电商税务合规已进入强监管时代,距亚马逊等平台首次季度涉税信息报送时间节点(2025年10月31日)仅剩不到十天的时间。这也就意味着,跨境卖家同时还要应对税务合规强监管所带来的影响。
因此,建议卖家尽快搭建并完善税务合规体系,方能有效应对税收政策收紧局势,在全球市场中稳固持续发展。
麦蜂合规云主营EPR注册申报、VAT税务合规、RsP授权代表、检测认证、知识产权及亚马逊气候友好认证等合规服务,有需要欢迎随时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