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Kalodata 客户案例系列的第二篇。
这次是一位宝妈的故事——她靠 TikTok 卖玩具,单月营收突破 20 万。
在跨境电商的浪潮中,不仅有经验丰富的团队,也有越来越多普通人找到新的机会。这位卖家是一位年轻宝妈,最初因为怀孕待产有了更多空闲时间,开始尝试做跨境电商。
从东南亚玩具类目起步,几个月的时间1个人做到月入20万人民币!后来,她又尝试做美区。虽然没有传统电商经验,但凭借国内抖音起号经验,她很快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测品逻辑。
从越南起步,复制到菲律宾
这位卖家最初选择了越南市场。原因很简单:
-
文化与中国相近,上手快;
-
人口基数大,消费力可观。
她发现,越南爆火的玩具类目,往往能在菲律宾快速复制。比如她做过的玩具类产品,在越南跑通后,很快在菲律宾也爆单。相比之下,马来西亚、泰国市场同类品表现并不理想,这让她意识到不同市场间的消费差异,也形成了“越南+菲律宾”双市场的联动打法。
冷启动的秘诀:短视频+小额投流
作为宝妈,她没有大量时间和资金去试错,因此冷启动环节她格外注重效率。她会自己拍摄剪辑15秒左右的短视频,通过自然流观察表现。对于播放量不错但还未出单的视频,她会追加小额投流进一步验证能否出单。等到验证通过,她才会大胆铺达人。这样的方式,让她能在有限精力和预算下,快速判断一个新品是否值得投入。
如何利用Kalodata提高选品效率
-
类目洞察
在选品之前,她会先通过 Kalodata 的类目榜单,筛选近 7 天增长率较高的类目,然后查看Top GMV商品爆款视频,看看市场上最近有没有新的玩法可以借鉴。
-
商品分析
商品板块,先筛选出她所经营的三级类目,如果是跟新品的话,会看近7天上架的品,通过主图大致判断是否是公司能跟的品,是的话进入具体商品详情页查看数据。

图源:Kalodata
她会重点观察 GMV 走势、成交分布,以及过去 7 天的数据变化。如果一个商品短时间内销量陡增,她会进一步分析它的起量方式。
例如,某款 T 恤 7 天内仅靠 40 多条视频就卖出 600 单,而常见情况是 100 条视频才卖出 300 单,这种“低视频量高销量”的比例,正是爆品初期的关键信号。

图源:Kalodata
-
出单渠道拆解
她特别看重 Kalodata 提供的出单渠道拆解。
-
如果商品主要通过视频出单,她会重点跟进,因为视频爆品更容易复制;
-
如果完全依赖商城卡出单,她会直接放弃,判断为数据异常或渠道特殊流量;
-
对于直播驱动的品,如果当前条件无法投入直播,她会理性舍弃,避免浪费精力。
-
达人数据
她会结合达人数量和出单率来判断品的真实热度。比如一个商品有 30 个达人带货,其中 10 个能出单,出单率达到 30%,说明品的整体可复制性较强。同时,她会进一步甄别达人是否为商家自养号,避免被虚假繁荣误导。
-
投流与 ROI 测算
借助 Kalodata 的视频投流数据,她可以直接计算每条视频的 ROI,判断产品是否真正赚钱。通过这种方式,她能清晰评估加大投流是否值得,避免了无效投入。

图源:Kalodata
从东南亚到美区,方法论延续
如今,她不仅保持着东南亚玩具类目的稳定出单,还将经验迁移到美区。在新赛道,她依旧用 Kalodata 做类目洞察、商品分析、达人拆解,并结合自身货盘调整 SKU 与定价,最终依托达人矩阵跑出销量。对于她而言,这套方法论不仅让她的跨境生意更有确定性,也让她能在宝妈的身份下兼顾事业和家庭。
卖家的真实评价
在回访过程中,她多次提到 Kalodata 对她的帮助:
“Kalodata 是我用过最好的 TikTok 工具,数据非常清晰,可以刨根问底地看到一个品是怎么做起来的。”
“相比其他平台,Kalodata 的数据不会自相矛盾,让我能安心做决策。”
“我几乎天天都在 Kalodata 上找思路。”
我们的观察
这位宝妈卖家的故事证明,跨境电商不再是大团队的专属战场。个人也能依靠数据和方法跑通生意,从东南亚到美区,她用 Kalodata 打造了一条清晰的爆品路径:先用类目洞察锁定趋势,再用商品分析和达人数据判断潜力,最后通过 ROI 测算控制风险,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最值得的产品上。
未来,Kalodata 也将持续优化产品,帮助更多卖家——无论是团队还是个人、全职还是宝妈——都能用数据驱动跨境生意,实现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