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被抢注=旺季白干!跨境人该如何破局?

商标被抢注=旺季白干!跨境人该如何破局?

近期,小编收到大量卖家来信反馈,其商标在海外市场频繁遭遇恶意抢注,尤其在年底销售旺季,此类案件发生率显著攀升。抢注者多利用卖家操作疏忽,甚至盗用卖家个人信息进行商标注册,进而投诉下架卖家产品,严重冲击旺季销售业绩。更棘手的是,商标权利人申诉流程往往耗时漫长,不少卖家因此错失关键销售窗口期,蒙受重大损失。

欧盟商标凭借“一次注册,多国生效” 的核心优势,成为众多卖家开拓欧洲市场的首选。但卖家常忽视德国商标 “先下证后公告” 的独特规则,导致商标被抢注时仍不知情;而英国因脱欧带来的商标体系变革,也成为恶意抢注者的重点目标。如今,这类诈骗手段持续蔓延,除英、德两国,澳大利亚站点也已出现相同模式的抢注案例。本文将深入剖析近期商标恶意抢注高发国家的注册特性,并提供针对性防范措施。

 

一、德国商标抢注:商标保护的“隐形盲区”

(一)“申请在先” 原则主导权属认定

德国商标采用“申请在先” 原则,抢注者只要率先完成申请,即便未实际使用该商标,也能获得法律保护。与美国 “使用在先” 原则不同,德国商标注册无需提交实际使用证据。这意味着,即便卖家已注册欧盟商标,在德国市场仍可能遭遇抢注挑战。

(二)“先下证后公告” 暗藏时间陷阱

德国商标注册流程极具特殊性,实行“先下证后公告” 模式。商标通过形式审查后即直接颁发注册证书,随后才进入为期三个月的异议公示期。这种流程设计使得正当商标所有人几乎没有反应时间,抢注者可在公告前完成注册,给权利人维权造成极大阻碍。

(三)低成本高收益诱发抢注动机

德国商标注册成本偏低,审查标准相对宽松,抢注者能以极低投入获得商标权,再通过投诉索赔等方式谋取高额收益。这种“低投入、高回报” 的特点,吸引了大量恶意抢注者涌入,进一步加剧了市场抢注风险。

商标被抢注=旺季白干!跨境人该如何破局?

二、澳大利亚商标抢注:独立体系下的保护漏洞

(一)商标体系的独立性

澳大利亚拥有独立商标注册体系。卖家若想在澳获得商标保护,必须单独提交注册申请。同时,澳大利亚同样遵循“申请在先” 原则,抢注者只要先行申请,即可享有商标权益,给未及时注册的卖家带来极大风险。

(二)宽松审查降低抢注门槛

澳大利亚商标审查标准较为宽松,且注册过程中不要求提交商标使用证明。这种审查机制使得恶意抢注者可利用市场空白肆意抢注。

(三)地域保护限制加剧风险

与多数国家一致,澳大利亚商标保护仅限本国市场。在跨境电商场景中,未在澳注册独立商标的卖家,极易遭遇第三方未经授权的抢注行为,导致商标权益受损。唯有完成当地独立注册,才能确保品牌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三、英国商标抢注:脱欧后的全新挑战

(一)脱欧催生独立商标体系

英国脱欧后,欧盟商标不再自动适用于其市场。尽管脱欧前欧盟商标在英有效,但脱欧后英国建立了独立的商标体系,要求卖家单独完成注册。未及时注册的卖家,即便持有欧盟商标,也无法保障在英市场的独占权益,面临极高抢注风险。

(二)“申请在先” 原则留维权隐患

英国商标注册同样遵循“申请在先” 原则,抢注者只要先行提交申请,无论是否实际使用,均可获得法律保护。更值得注意的是,英国商标审查对标识相似性把控不严,这无疑给恶意抢注者提供了可乘之机,尤其对未及时布局英国商标的卖家不利。

(三)审查宽松简化抢注流程

英国商标审查同样不强制要求提交使用证据,只要符合基本申请条件即可顺利注册。这种宽松的审查标准,使得抢注者能以低成本抢注相似商标,进而攫取非法利益,严重侵害正当卖家权益。

 

四、有效应对:构建全维度商标防御体系

针对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市场的商标抢注风险,卖家需采取以下四项核心防范措施:

(一)实施“欧盟 + 单一国家” 双重注册布局

卖家应在注册欧盟商标的基础上,单独申请德国、英国的国家商标。由于不同国家商标分类与审查标准存在差异,且上述三国均拥有独立商标体系,单独注册能精准规避欧盟商标覆盖不到的保护盲点,实现重点市场全面防护。

(二)建立常态化监控与快速异议机制

鉴于德、澳、英三国商标注册流程宽松,卖家需定期监控各国商标局公告信息,及时排查相似或近似商标申请。一旦发现潜在抢注行为,需第一时间提出异议,掌握维权主动权;若商标已被抢注,则应通过法律途径申请宣告无效或撤销注册。

(三)推进多类目防御性注册

卖家需结合市场需求与业务范围,开展防御性商标注册。除核心业务类目外,还应覆盖与主营产品相关的非核心类目,防止抢注者通过注册关联类目商标获利。同时,务必确保所有核心类目均获得商标保护,杜绝基础防护漏洞。

(四)系统留存商标使用证据

商标使用证据是维权成功的关键。卖家需全面保存销售订单、物流单据、广告投放记录、社交媒体宣传截图等各类使用凭证。这些证据能在商标争议中有效证明合法使用权,显著提升维权胜算。

 

总结:筑牢商标防线,护航跨境发展

商标保护具有严格的地域限制性,不存在“一标全球通用” 的情况。若卖家仅依赖本国商标,极易忽视海外市场独立商标体系带来的抢注风险。因此,在跨境电商业务布局中,卖家必须针对重点市场单独申请商标,并通过防御性注册、常态化监控、证据留存等措施,构建多层次、全链条的商标防御体系。唯有如此,才能有效规避抢注风险,保障品牌在全球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商标被抢注=旺季白干!跨境人该如何破局?

「版权提示」:信息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官方立场,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学习。如发现本站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 contact@glosellers.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如若转载请联系原出处。 「注意事项」:锦品出海(含网站、客户端等)所展示的商品/服务的标题、价格、详情等信息内容由实际供应商/服务商提供。如用户对商品/服务的标题、价格、详情等任何信息有任何疑问的,可直接同供应商/服务商沟通确认,其他问题,请向锦品出海客服咨询。因第三方供应商/服务商与用户因服务行为所发生的纠纷由第三方供应商/服务商与该用户自行处理或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并自行承担法律后果。锦品出海根据用户申请可参与相关协调调解工作,但不对纠纷事项及调解工作承担任何责任。
知产合规

警惕!卖家产品描述多写了这个名称,上架链接瞬间 “消失”,原因或许在这

2025-9-22 18:00:33

报告

秘鲁贸易指南

2025-1-13 16:17:00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