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5月那一份“标题结构调查问卷”,你还记得吗?
当时很多人以为只是小范围测试,没想到现在已经陆续落地,有卖家一调整标题,点击率直接飙了三成,产品从三页外飙上首页!
现在可以肯定地说,亚马逊两段式标题结构已经开始实装,没动手的卖家,是时候抓紧了。
“两段式标题”到底改了啥?
过去标题怎么玩?
全靠堆料——品牌、关键词、功能、场景,全塞进一个标题里,不管多长,看起来越全越好。
但问题是:移动端直接截断,买家看到的只有前几十个字,核心卖点全被吞了。
新规则怎么改的?
主标题: 控制在30-50字符,突出“品牌名+类目+基础规格”。
副标题: 专门写产品的功能、卖点、使用场景,也就是我们以前苦苦找地方塞进去的长尾词,现在终于有了独立空间。
举个例子:
旧标题: XX品牌蓝牙5.3耳机,主动降噪适用通勤续航48小时…
新标题:
主标题:XX品牌无线降噪耳机 蓝牙5.3轻量款
副标题:适合地铁/高铁通勤,深度主动降噪,续航48小时
这样的好处很明显:
移动端能完整显示,核心卖点一眼看到。
关键词不再堆叠,而是精准分布,更贴合AI抓取逻辑。
消费者看得更清楚,点击率自然上来了。
这波改革,中小卖家真的能吃到红利?
说实话,这次亚马逊是真的“劫富济贫”了一把。
比如以前“无线耳机”这种大词我们碰都不敢碰,现在可以用“图书馆适用/儿童专用/运动不掉落”等长尾词来做差异化,从而提高转化。
具体怎么做?你可以从这5个方向入手:
把高频核心词与高转化长尾词拆开管理
从广告报告、客户Review、QA中找真实用词
2. 优先测试主力ASIN
选1~2款流量大、有潜力的产品,先改标题观察效果
3. 主标题缩减、副标题精简
主标题精简到50字符以内,重点突出基础信息
副标题围绕“功能+场景+差异化”三个点打亮点
4. 避免触碰平台雷区
关键词重复不能超两次
禁用感叹号、星号等特殊字符
注意不滥用宣传词(如“最佳”、“No.1”等)
5. 用数据监测优化路径
利用SIF、卖家精灵等工具跟踪关键词排名和转化数据,动态优化标题结构
COSMO算法下多变体listing编写方式与广告框架
想要完整版的朋友,扫码添加下方客服领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