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锦了解到,Temu近日针对所谓“高价商品”的流量管控手段进一步收紧。
不同于以往的“明面警告”,平台此次似乎采用了一种更为严厉的“隐形屏蔽”机制,让不少卖家措手不及。
Temu升级高价限流手段
据卖家反馈,当前被标记 “高价限流” 的商品,若未及时处理,相关SKU会被平台 “前端屏蔽”——消费者在页面无法搜索、查看该商品,但卖家后台仍显示商品状态正常,堪称 “看不见的限流”。
“不特意去前端搜一搜,根本发现不了这波骚操作!”有卖家无奈吐槽。
此外,据买手透露,自本月起,被判定“高价限流”的商品链接若放任不管,面临的风险将远超以往。
此前,被判定为“高价”的商品链接,通常仅会被限制曝光或直接下架,卖家能快速定位问题,甚至部分链接放置一段时间后流量还可能自行恢复。
但新惩罚机制“前端屏蔽、后台无感”的这种操作,卖家难以及时察觉,显然是为了堵死卖家过去通过“放置等待恢复”的侥幸心理。
虽然目前该屏蔽措施尚属“概率性事件”,主要仍以限流为主,但种种迹象表明,这种隐蔽的屏蔽手段可能在未来成为常态化的治理工具。

图源:Unsplash
破局指南:三种应对策略
面对升级后的“高价限流”政策,业内人士结合实操经验,总结了针对性应对方案,建议卖家按具体情况灵活处理:
①小幅价差:参与活动,临时破局
若商品价格与平台要求差距不大,仅需小幅降价就能达标,可通过报名平台促销活动快速解决限流问题。
但需注意,这种方式属于 “治标不治本”,活动结束后,若商品价格恢复原价,高价限流可能会再次触发。
②大幅价差:大幅降价,清仓止损
若商品价格与平台要求相距甚远,建议卖家尽早大幅降价清仓。
由于同款商品已普遍呈现低价竞争态势,硬扛限流只会导致库存积压,及时变现反而能减少损失,将资金转向更具竞争力的产品。
③流量增长功能:谨慎使用,小规模测试
若试图通过付费或工具拉升曝光,需结合自身情况慎重考量。
平台推出的 “流量增长” 功能虽宣传可提升商品曝光,但存在明显短板:功能机制不透明,引流效果难以量化评估。更关键的是,启用该功能可能导致商品降价后无法回涨,让卖家陷入被动。
因此,建议卖家先进行小规模测试,避免盲目投入。

图源:Pexels
长远布局:差异化+多渠道
Temu此次升级“高价限流”管控,本质上是平台低价生态的进一步强化。
在这一逻辑下,单纯依赖“薄利多销”的运营模式,未来注定难以持续。
流量管控的持续收紧,会让高价、低性价比商品的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
对卖家而言,适应平台规则是立足的基础,但更重要的是清晰认知Temu的低价生态本质。
从长远发展来看,与其被动应对限流政策,不如主动构建核心竞争力:
一、深耕产品,打造差异化优势,跳出低价内卷;
二、尽早布局多渠道经营,降低对单一平台的依赖,避免因平台政策变动陷入经营危机。
END
内容来源自网络,由锦品出海编辑整理汇总,其目的在于收集传播行业新闻资讯,锦品出海不具备任何原创保护和所有权,也不对其真实性、可靠性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



